实用5图读懂心衰和肾衰的相互作用

时间:2018-5-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心力衰竭(HF)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其预后差,经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也是医疗中的重要疾病。HF常常合并肾脏疾病,心肾相互影响,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加快心肾功能恶化,那么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呢?来医院的JoergC.Schefold医生在最近一期的NatureReviewsNephrology上,向我们展示了心衰与肾衰如何相互作用。

心脏及肾脏疾病之间有多重共同相互作用通路(图1)。心肾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炎症、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反应、神经内分泌机制、矿物质及骨质代谢异常等代谢营养变化、液体及酸碱平衡改变等。

图1为心肾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

引发或加重心肾功能不全的三大主要机制:血流动力学机制(haemodynamicmechanisms)、神经内分泌机制(neurohormonalmechanisms)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cardiovasculardisease-associatedmechanisms)。这三者间相互作用,同时影响心肾功能。

血流动力学机制包括水钠潴留引起液体超负荷,导致心肾静脉淤血。肾静脉淤血是加速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图2为心肾综合征的定义

心肾综合征共有五种类型。每种类型是根据作用的方向(从心到肾:1型和2型;从肾到心:3型和4型;系统性的:五型)和作用的因素(急性或慢性)来定义的。

图3为心肾相互作用中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心衰导致肾衰的传统假说是心衰导致肾脏血流的低灌注状态。肾脏低灌注进一步引起肾血管的收缩,导致肾小管缺氧和小管坏死(图3a)。

心衰导致肾衰,现在认为是心脏输出量减少,引起心脏淤血,导致右心房压力和中心静脉压升高。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肾静脉高压、肾静脉淤血,加速肾脏纤维化,从而导致肾脏失功。

肾静脉淤血和最终导致的肾脏失功,是与神经内分泌反馈密切相关,可能通过改变腹腔内压和其他内脏器官内压,进一步引起液体超负荷和增加静脉回流,形成恶性循环(图3b)。

图4心肾相互作用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心肾功能的相互调节涉及激素、交感神经和反馈机制的复杂交互作用。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衡的主要介质包括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引起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醛固酮的增多,减少肾脏对水和盐的分泌。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加强RAAS介导的液体超负荷和增加系统性的血管收缩。代偿机制引起心脏和肾脏的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肾失功。

图5心血管疾病引起心衰、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和/或急性肾损伤

心血管疾病及其合并症,如系统性动脉硬化、糖尿病、心房高压、消耗与恶病质等引起或加快心肾功能下降。血红蛋白、铁、胎球蛋白A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减少引起的贫血,进一步加快心肾功能下降。与CKD和AKI相关的高磷血症导致骨与矿物质代谢异常也进一步加重心肾负担。同时,系统性炎症和/或神经内分泌机制也进一步增加PTH和FGF-23,通过重塑和/或纤维化等机制引起急慢性肾脏损害和/或心血管疾病,从而导致心肾失功。

无论在急性还是在慢性情况下,处理心衰与肾病的并存状态,在临床上都是极具挑战的。然而,针对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数量仍相对较少,目前没有针对心肾交互作用的可靠治疗措施。

本文英文缩写:

ANP:心钠肽;BNP:脑钠肽;CI:心脏指数;CO:心输出量;GFR:肾小球滤过率;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来源:丁香园

作者:苏国彬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