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无论是临床执业医师还是临床助理医师,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也为执业和助理医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肾脏终末期病变,会引起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下面就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相关知识点: (1)水: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有水潴留但也有脱水者。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患者可有夜尿增多,排出的是低渗尿。当肾小球普遍严重受损时滤过减少、出现少尿。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对水的调节能力很差,要密切观察患者液体出入量及病情变化,以作出适当的处理。 (2)钠:正常肾脏有保存钠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此功能亦受影响,故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除非有水钠潴留情况外,不必严格限制钠的入量。 (3)钾:晚期肾衰竭患者多有血钾增高,尤其是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用药不当及处于高分解状态等患者,可以出现致命的高钾血症。 (4)钙磷平衡失调:慢性肾衰竭患者排磷减少致血磷升高、肾脏产生活性维生素D3的功能减退,均致血钙降低。高磷、低钙血症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镁: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可以出现高镁血症,有食欲缺乏、嗜睡等表现,故要注意与慢性肾衰竭的非特异表现鉴别。 (6)酸碱平衡失调:肾功能减退,排出酸性物质减少、肾小管泌氢和泌NH4+能力下降致血浆中HCO3-浓度下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当酸中毒时体内多种酶活性受抑制时,患者可有严重临床表现,出现呼吸深长、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壹医考,拯救没时间的你 加入QQ群一起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