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因为看病吃药的次数增多,对于病症较轻的疾病,“久病成医”的老人都会翻出家里的常备药物,“驾轻就熟”地凭经验服药。南方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陈文瑛提醒,吃药本来是为了治病,但是如果吃的药不对还可能危及生命。湖北武汉的严先生长期将抗生素当成胃药吃,结果导致心、肝、肾等器官都出现衰竭,还出现严重贫血。 凭经验吃药八年致肝肾衰竭 严先生一直都有胃疼的毛病。为了治病,他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只要胃一疼就吃它。这药一用就是八年。前不久,严先生出现了食欲不振、胸闷等情况,甚至连肤色都不太正常了。 医院一检查,结果发现,他的肺部感染,心、肝、肾等器官都出现衰竭,并且出现严重的贫血,血色素指数低到只有56g/L,正常人应为g/L,已经严重影响到生命安全。 原来严先生吃了八年的阿莫西林,只要发病他就吃。其实,胃疼的原因有受凉、吃东西不消化等,只有出现幽门螺杆菌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其他的完全不需要。 陈文瑛指出,很多老人身体出了问题,就习惯性地“凭经验吃药”。如头疼就吃止痛片,流鼻涕吃感冒药。此外,老年人对于用药的剂量也是非常随意,若服用的药物不对症或药量被滥用,比如滥用止痛片,很容易因药物引起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4个服药细节要谨慎 不少老年人对服药的态度随意,会仅仅单凭自己的“服药经验”来吃药。但陈文瑛表示,如果在服药中不注意以下细节或服药习惯错误,会造成严重后果。 1.吃药前坐稳别乱动。有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影响意识水平或脑动脉供血,从而让人出现不适。因此,在服用止痛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抗抑郁药物时,最好先坐稳;服用安眠药时,最好在床上躺好。 2.吃药喝水要足量。送服药物最好用温水或凉白开,水温不宜过高。除了糖浆、胃黏膜保护剂,大部分药物送服时应喝毫升水,以保护食管。 3.服药后运动要延迟。服用某些药物后立即去运动,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服含“麻”感冒药后立即运动,可能造成中暑、心悸;服用布洛芬后立即运动,可能加重胃肠道反应;服降压药后运动容易导致脱水。建议服药后1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篮球、快跑等。 4.吃“犯困”药物别轻视。口服液、糖浆可能含有酒精,抗敏药让人犯困,胃药可能让人找不到北,止咳药可能让人眼花、头晕,降糖药可能让人眩晕虚脱。服用这些药物后开车,危险不亚于酒驾,最好先休息6小时。 陈文瑛提醒,不少人喜欢吃柚子,需要提醒的是,服药前3天和服药后6小时内最好避免吃柚子或喝柚子汁。如果在看病或复诊之前已经食用,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此外,建议老年患者及时整理药箱,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处方,把常用药和急救药都备好。适当常备感冒药、助消化药,以及医用酒精、创可贴等常用药品或用具。 同时,陈文瑛强调,一旦疾病发病超过三天,在吃药无改善的情况下,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文章来源:老人报 记者:朱志安 通讯员:游华玲 图片来源:千图网 专家名片 陈文瑛 药学部主任 主任药师 专业特长: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ICU专业临床药学、重症患者药代动力学等,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教师,目前主持省市级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国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