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虽小,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甲亢等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类。如何有效规避那些健康的“腺”阱呢?正值“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医院内分泌科王绍冠医师一起来看看吧。 过去10年,在世界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是全球增速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10年增长了近5倍,发病增长率位列肿瘤发病率的第一。 王绍冠说,虽然甲状腺癌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增速很快,但是它也是目前所有肿瘤之中存活率和治愈率最高的之一。只要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95%的患者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甲亢患者 未必都是眼突脖子粗 甲亢的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多食、消瘦、腹泻、怕热、多汗、心悸、激动、突眼、甲状腺肿大等。然而,王绍冠介绍说,有不少甲亢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往往只是具备以上症状中的几项。 比如许多老年甲亢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早搏、房颤、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症状,而无明显突眼及甲状腺肿大,常常被误诊为冠心病;还有些老年甲亢病人的症状甚至与甲亢典型症状完全相反,突出表现为厌食纳差、萎靡不振、进行性消瘦,往往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一些中青年女性甲亢病人的精神方面的症状比较突出,如失眠多梦、紧张焦虑、头晕目眩、月经紊乱,常常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症”或“抑郁症”。 不孕可能是甲状腺问题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甲状腺问题可能会损害女性生育能力。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整个孕期都起到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受孕率降低、流产风险增加、不良妊娠和新生儿异常等。所以,有生育问题、难以受孕或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应接受甲状腺功能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调理,有利于顺利怀孕。 血糖升高或降低 甲状腺都“受伤” 一项新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罹患自体免疫甲状腺疾病(甲减或甲亢)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约30%。 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时症状会叠加互相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机能减退,加重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除了上面的提示,还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如果反复出现低血糖,经调整药物后仍不能改善的,可以查一查甲状腺功能,看是否合并有“甲减”。 甲状腺不好心跳弱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亚临床甲减(轻度甲状腺功能低下)与潜在心衰之间存在重大关联。研究人员发现,亚临床甲减也会对血管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充血性心衰和脑卒中危险大增。除了甲减之外,甲亢与心脏的健康也密切相关。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发心脏的异常,称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王绍冠特别提醒,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要定期检查,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