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2月第53卷第2期 作者:黄智敏张晓艳赵慧慧张波曾鸣邢昌赢孙彬 患者37岁,因“异位妊娠”于年2月1日在外院接受一次性肌内注射甲氨蝶呤80mg,次日出现恶心呕吐;第4天血肌酐(SCr).0μmol/L,尿素氮(BUN)13.47m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40.0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3.4U/L,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7.59×/L,血红蛋白(Hb)94g/L,血小板计数(PLT)×/L;病程中尿量未见减少,每日约ml。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用药前肾功能不详。第6天SCr.2μmol/L,BUN21.16mmol/L,ALT94.8U/L,AST.3U/L,WBC9.46×/L,Hb89g/L,PLT×/L,遂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股静脉导管临时置入,予间断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流量ml/min,透析液流量ml/min,低分子肝素U抗凝。第7天开始出现多发口腔溃疡、皮肤破溃;因患者出现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穿刺检查报告示粒系、红系、巨核系增殖减低。第12天检测血甲氨蝶呤浓度为0.μmol/L,不断调整肝素用量,并转至血液科层流病房,行床边间断静脉-静脉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第24天,2d未行透析,但SCr降至.6μmol/L、BUN为25.03mmol/L,停止透析;ALT23.3U/L,AST13.0U/L,WBC3.97×/L,Hb71g/L,PLT69×/L,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为0.μmol/L。甲氨蝶呤血药浓度逐渐减低,至第32天检测不出。病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胃肠道黏膜病变,肝功能损害,严重感染。第11天给予亚叶酸钙解救;病程中给予护肝,比阿培南、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第32天,复查SCr80.6μmol/L,BUN8.41mmol/L,ALT32.9U/L,AST23.9U/L,WBC11.42×/L,Hb87g/L,PLT×/L。第天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结果均正常。第26天检测MTHFR基因CT位点为TT基因型,提示为突变纯合型,MTHFR基因AC位点为AA基因型,提示野生纯合型,GSTP1基因AG位点为AA基因型,提示野生纯合型。 讨论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的经典治疗手段之一。中小剂量甲氨蝶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较少见[1]。本例患者低剂量甲氨蝶呤使用后发生了多系统损伤,考虑为基因异常所致,筛查MTHFR基因CT位点为TT型,其甲氨蝶呤使用后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较CC型明显增高[2-3]。由于甲氨蝶呤经肾脏代谢,Kelly等[4]报道了1例规律透析患者异位妊娠后接受50mg/m2甲氨蝶呤治疗,最后由于严重的骨髓抑制、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本例患者骨髓抑制发生在患者肾功能损伤之后,肾功能损害后延缓了甲氨蝶呤的代谢,加重了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监测提示患者甲氨蝶呤的代谢明显延长。文献报道,甲氨蝶呤使用后72h,甲氨蝶呤血浆药物浓度为0.1μmol/L时,发生甲氨蝶呤毒性反应的比率明显增高[5]。甲氨蝶呤的血浆白蛋白结合率为50%,甲氨蝶呤可以通过高通量的血液透析部分清除[6-7],发现肾功能损伤后应及早进行透析。羧肽酶G2能降解甲氨蝶呤为无毒产物,为治疗甲氨蝶呤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有效药物[5],但在中国尚未上市。 中小剂量的甲氨蝶呤在基因异常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肾损伤,筛查基因型及监测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以及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的变化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辑:沈平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