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六楼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病房——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是普通病房无法救治的重症患者,这里是患者最后的希望。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医院整体医疗实力。在这样一个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有一群心怀梦想和热血的医护人员,在这里默默地耕耘和奋斗着! 强业务臻德精术 ICU自成立以来,科室陆续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持续床旁血液滤过、血流动力学监测、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等,为重症患者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用一颗颗妙术仁心,上演着一幕幕与死神的生死博弈。 一位重症肺炎、ARDS患者,转入ICU时生命垂危。科主任郝明、护士长曲璠纯带领全科医护立即投入抢救。在球囊辅助通气下,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高辅助通气,迅速补液、纠正酸中毒、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不断调整呼吸机支持力度、间断肺复张治疗。经过医护的昼夜奋战,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在入住ICU6天后顺利撤机拔管,现已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ICU团队的精湛技术、细心护理万分感激,主动要求与医护合影留念。 (重生的喜悦——患者及家属同医护开心合影) 一位70岁的老奶奶因“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在医护密切配合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及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转危为安。自ICU开展床旁血液滤过技术以来,像这样成功的病例不胜枚举。 床旁血滤主要用于治疗危重症肾衰竭、药物毒物中毒、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患者正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人们常说“喝百草枯必死无疑”,实则强调百草枯中毒无有效解药,救治成功率低。随着科室的发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ICU运用血液灌流技术成功抢救一名百草枯中毒患者,这项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救治危重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先进的救治平台。 在谍战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特务濒临绝境低头在衣领咬一口氰化物,瞬间就要了性命。在现实生活中氰化物也的确属于剧毒,稍微沾染就可能中毒死亡。ICU曾救治2名此类中毒的患者,其中一名患者病情危重,入科室时已神志不清,头发、眼睛、口腔、身上都沾染了有毒物,医护们不顾中毒的危险始终坚守在患者身旁,顶着刺鼻的味道,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护士为患者更换被污染的衣裤,一遍又一遍的清洗头发、眼睛及身体上的毒物,通过高压氧、对症及解毒治疗,最终使患者重获新生。重度中毒抢救成功的案例非常罕见,在我区尚属首次。在这次抢救中,再次彰显出我院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毒患者抢救成功,为医护点赞) 在ICU的大家庭里,有需要救治的患者,有精诚团结的同事。面对困难与死神,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上;面对成绩和感谢,他们不计得失,淡然处之。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生命的乐章,用流逝的青春见证希望与奇迹。 献爱心优质护理 这是一个能带给人温暖和希望的团队,在生命的最后防线,他们用爱为患者托起生的希望。 ICU仅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恐惧,冰冷的大门,复杂的仪器,此起彼伏的报警声中又夹杂着病人痛苦的呻吟,听起来很可怕是吗?可是,您仔细听……“奶奶,别怕,我给您叩叩背,咱好好咳痰,我一直在您床边,有事您就招呼我,把我当做您的家人一样;大叔,嘴里的插管是帮助呼吸的,我知道很难受,但为了早日康复,一定要坚持住好吗,来,握住我的手。”他们每天穿梭于此,多少黯淡了的生命又在他们共同努力下重新燃起希望,病魔是无情的,仪器是冰冷的,可他们的心却是永远炽热的。 (护士为患者做生活护理) 平凡的工作,繁琐的细节,一遍又一遍的核对,一次又一次的翻身,多少常人无法忍受的气味和画面,却是他们再日常不过的事情,小小的ICU里,形色百态的人生罗列在面前,曾不计其数地为走在生命边缘的病人偷偷湿了眼眶。ICU的病人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亲人,是他们日日夜夜用心守护的家人。当看到病人监护仪上逐渐规律的波形,当病人逐渐好转露出微笑时,也许这一刻,才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这就是ICU全体医护人员的本色。他们用自身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一点点融化病人和家属惶恐惧怕的心,让爱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他们用青春呼唤生命,从不自诩为天使,他们只是医生,是护士,是捍卫生命的使者。 编辑:杨宸 编审:宣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