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接诊过一个27岁的年轻女孩,她说自己近段时间反应迟钝,记忆力明显下降,伴排尿困难,烦躁易怒,门诊化验指标显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已经发生了肾功能不全。但女孩说自己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健康,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就发生了肾病,为了进一步寻求病因,我建议她做了微量元素排查,结果竟然显示其体内的铝元素含量明显超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罪魁祸首落在了牛奶上。姑娘生活规律,每天的早餐都是牛奶伴面包,但其加热牛奶的方式出了问题,回顾一下她的加热过程,将锅中的水烧开,直接将牛奶放入,然后去洗刷,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这短短的15分钟,导致了牛奶中的铝元素含量剧增。 我们将牛奶的包装壳撕开,会发现内层是一层铝箔,铝箔的外面罩着一层薄塑料膜,就是靠着这层聚乙烯将牛奶与铝箔分隔开来。但是当温度升高至度,聚乙烯不稳定,很容易破裂,这样铝箔与牛奶便来了个亲密接触,铝元素跑到了牛奶中,长期摄入这样的牛奶便造成了体内铝元素的超标。 铝元素累积到一定的量首先表现在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人往往变得暴躁易怒,反应迟钝,记忆力大不如前,有研究显示,痴呆患者神经节内的铝含量比正常人高2—3倍。此外,骨骼系统也可能受影响,儿童容易发生软骨症,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还易骨折。由于长时间的过负荷排毒,肝肾功能也可能发生损害,甚至血液系统最终也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正确加热牛奶的方式是什么呢? 市面上能够流通的牛奶品牌都是经过安监部门严格认证的,在出厂之前都有经过严格的杀菌消毒,安全性应该是有保证的。所以,将牛奶放在50度左右的温开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时间太长,温度太高都可能会破坏聚乙烯结构,造成铝元素的过多渗入。 另外,切忌不可用微波炉直接加热袋装牛奶,微波炉内的温度更高,即使加热的时间很短,也可能会破坏聚乙烯材料。如果非要用微波炉加热,最好找一个陶瓷碗,将牛奶倒入碗中再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