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尿毒症、肾衰竭患者增多,为了延续生命,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然而,面对一台生冷的机器,任由其将自己的血液抽出再送回,大部分患者在刚开始接触血液透析时,往往都会抵触血液透析,不遵循医务人员的指导来配合治疗,结果使身体遭受更大的煎熬。 为此,专家表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要经常与医护人员讨论有关透析治疗的问题,并与病友交流治疗体会,接受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积极地参与到治疗中去。 不少患者认为一旦开始血液透析,就意味着要终身血液透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同的疾病,或者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都要区别对待。如果肾功能是可逆损害,那么肾功能逐渐恢复后,就可以停止血液透析,但如果肾功能是不可逆损害,那就需要长期维持血液透析。能坚持合理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会有明显提高。但血液透析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血液透析只能替代肾脏清除功能的20%,肾脏还有其它的功能,如合成、分解和分泌激素、制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活性维生素D等等,这些功能缺乏将导致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其它并发症。 开始血液透析前患者要先做动静脉内瘘手术,这是因为血液透析时,人体的血液需迅速进入透析器内,经洗净后再流回体内,浅部静脉容易穿刺,但静脉中血流速度太慢,血流量难以达到透析的要求,而动脉的血流量大,可以满足血透的要求,但是动脉的位置较深,穿刺难度大,而且不容易反复使用。因此,需要进行手术将动脉与浅部静脉连接起来,这种手术称为动静脉内瘘手术,手术成功后,浅部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血流量就能够达到透析的要求了,加之浅部静脉经过长期动脉血冲刷,血管壁变粗变厚(即静脉动脉化),这样才能耐受反复血管穿刺。 同时,动静脉内瘘手术是一种安全而且能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需要给予好好保护。 此外,专家提醒患者,在刚做好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这段日子里,要尽量穿袖口宽松的内衣,穿衣时先穿有动静脉瘘的那只手臂,脱衣时要后脱那只手臂。睡觉时,不要卧向做过手术的那侧,以免受压,造瘘的手臂不要戴手表或佩戴过紧的饰物,不要提重物,不能在造瘘的那只手臂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 大多数患者在透析前遵循保肾饮食,即低蛋白饮食,机体往往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进入血透阶段之后,患者食欲增加,饮食的要求需从低蛋白饮食转变为高蛋白饮食,因为,血液透析可以代替肾脏排泄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患者不用担心这些废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在透析过程中,也可能随透析丢失一部分蛋白。同时,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低钾低磷,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太过拘谨,只要记住除了在尿少时控制水的摄入外,基本上按常人一样进食即可,患者应更多考虑用变化多端的食谱来刺激食欲,增加营养,强健体质。 当一个人一旦被诊断为尿毒症时,肯定会倍感失落,失去健康、失去快乐、失去工作,有的甚至失去家庭的稳定性,在进入透析阶段后,长期的透析、饮食饮水的限制,使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的接受期都是痛苦而漫长。而走出阴影的确需要时间,也需要亲人、朋友、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和帮助,患者经常与医护人员讨论有关透析治疗的问题,与病友交流治疗体会,接受关于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治疗中去。 此外,患者应尽可能参加工作,重新回到透析前的生活状态和各种活动中去,当意志消沉、心情沮丧时,可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以减轻内心的情绪压力,并尽量参加联谊活动,如聚会、郊游或短期旅游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