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岁的小七,是家里的独生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非常的宠着莱莱。 这天早上起来,小七的妈妈一直都没有看到莱莱,原来一直在厕所,妈妈看看这孩子怎么啦,就进去了。 小七的妈妈看见厕所中有血,问妈妈"我的尿是红色的,这是血吗?" 妈妈顿时的心里一颤,孩子这是尿血了,医院检查一下, 结果小七竟然是肾衰竭,并且很严重,如果没有合适的肾源,可能要一直接受透析。 一个粗大的针头扎在小七的身上,孩子不停的哭,妈妈也跟着流眼泪。 随着疾病的发展,透析的频率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透析都要几个小时,小七哭的死去活来,妈妈的心像滴血一样。 小七被赚到重症监护室,每天的费用一天一万,孩子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 可是小七的妈妈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患上这病? 经过医生的一番询问,找到了到导致小七患病的原因。 原来小七从来都不喝水,一直都是喝各种各样的饮料。 孩子喜欢喝,家里人觉得没什么问题,和水没有什么区别,孩子还喜欢,尤其是爷爷奶奶,每次都给买很多口味的饮料。 医生直言,孩子还小,身体的机能没有完全的发育全,并且饮料中根本没有营养,都是添加剂,增加孩子肾脏负担,导致的肾衰竭。 小七的爸爸狠狠的打自己一巴掌,流着泪说:都是我们害了你啊。 3个行为习惯,会加速肾脏“受损”,最好远离!1、盐吃过多 俗话说,肾,为水脏,负责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如果日常生活中,盐吃过多,口味太重,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引起身体部分水肿。 甚至还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血压长期过高,则是诱发众多疾病的根源。 另外,当肾脏血流量不能维持正常的流量时,就很容易导致肾脏疾病。 2、酒不离手 喝酒不但伤肝伤胃,也会伤肾! 酒精影响肾脏对人体的体液代谢,扰乱电解质平衡。 长期饮酒也容易导致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个因素。 3、滥用药物 滥吃药,最损伤的就是肝和肾,很多肾衰竭,都是长期乱服药导致的。 尤其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胃肠药等,对肾脏损害更大。 长期自行乱用药物,会破坏人体本身的激素状态,出现肾虚,甚至是肾衰竭、肾癌的情况。 预防肾衰竭,养好肾脏,牢记:一防,二补,三动一防: 1、预防基础病 肾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很多慢性代谢病有关,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及慢性肾病等。 日常做好预防基础病的防范,尤其是代谢疾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对慢性肾病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检查,避免慢性肾病发展为肾脏衰竭,最终可能会恶化为尿毒症。 二补: 1、补水 日常多喝水,可以清洗膀胱里的毒素,并且帮助人体减少尿液中的垃圾在肾脏内的沉积,有效保护肾脏的健康。 另外,水中也可以加点养肾的小植物:黄须、地节、玫瑰花、白鼓丁,做成白鼓丁黄须茶,日常饮用。 据记载,黄须归肾经、膀胱经,泡水喝,有利尿、利胆的作用,还可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等,对肾脏病有益处,可减轻或消退浮肿,减低或消除尿蛋白等。 地节,可养阴生津,止消渴,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还可提高肾虚者的免疫力。 白鼓丁,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被称为“尿床草”,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减轻肾脏负担,还有助于改善尿道炎、膀胱炎,促进微小结石排出,改善肾结石。 玫瑰花,性温,起到调和茶性的作用,使之不温不燥。 2、补黑 黑色食物不是指绝对的黑色,也泛指深颜色的如紫色、褐色等,有滋养肝肾、健脾和胃、活血明目等功能。 黑米: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 海参:中医认为海参具有比较强的滋补作用,可以补肾益精、养血润燥、Z阳疗萎、调经养胎。 桑葚:其营养价值极高,中医药典籍记载,桑葚有滋肝补肾明目、滋阴养血养颜、黑发延缓衰老、预防关节疼痛等功效。 三动: 1、搓揉腰眼 经常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 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再向上摩擦。 上下来回揉搓,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每次做5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揉耳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做捏耳动作,有助于益肾填精。 双手搓热,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2-3分钟即可。 3、按脚 因为脚底的涌泉穴可入肾经,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益精补肾、强身健体。 中医理论中,涌泉穴,是身体浊气下沉的地方,在按摩之前可以先泡一下脚,然后用左手按摩右脚心,右手按摩左脚心,通过这种交替按摩的方式,可以起到明显的强肾效果,大家可以试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