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散加味治疗肾衰竭

时间:2018-4-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病例

周某,男,46岁。初诊,年5月10日。主诉:反复水肿十年,加重伴尿少恶心二月。

:十年前因浮肿尿少,血压高,诊断为慢性肾炎,医院治疗,服用金水宝、益肾宁以及中西药治疗,上述症状减轻,但尿蛋白(+++)不下降,肾功能正常。间断服药治疗十年之久,但始终未能治愈肾病,且血压持续升高。

:尿素氮24.0mol/L,肌酐u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g,甘油三酯1.8mol/L。医院血浆透析治疗六次,尿素氮、肌酐有所下降。由于患者家贫无力支付高昂医疗费用,出院中医治疗。

:头晕恶心,乏力腹胀,尿少便干,怕冷畏寒,双下肢沉重肿胀,皮肤温度差。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缓而无力,舌下脉络曲张紫滞。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浊毒上泛,中阳受损,三焦气化失常。

:温阳散寒,益气化瘀,化湿降浊。

:鸡鸣散加味。处方:焦槟榔10克,吴茱萸6克,陈皮6克,苏叶10克,桔梗20克,木瓜30克,丹参20克,黄芪30克,益母草30克,水蛭10克,车前子10克,附子30克(先煎1小时),大黄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14剂。

:服药后恶心呕吐,水肿腹胀减轻,尿素氮20.0mol/L,肌酐umol/L,24小时尿量毫升。尿蛋白(+++)。仍觉怕冷畏寒,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有力。前方温运脾阳,降浊和胃,胃气渐复,肾气难固,肾封藏失职,阴寒凝滞,肾阳虚惫,四肢厥逆怕冷。上方加大附子用量至40克,再加干姜30克,淫羊藿、汉三七各10克,温阳化瘀,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加生龙骨、生牡蛎和附子镇纳浮阳,引火归元,固摄肾精。60剂。

:治疗近三月,下肢浮肿尿少明显好转,皮肤温度正常,血运良好,精神食欲俱佳。血压:/90mmHg,尿素氮10.0mmol/L,肌酐umol/L,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mmol/L。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有力。命门火盛,肾阳得复,附子减量至30克,以防伤阴之弊。去半夏加芡实、金樱子各30克补肾摄精,收敛固涩。继续服用半年余,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回复至正常范围,目前仍在继续服用巩固疗效。

按语

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其总的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浊毒上泛,中阳受损,三焦气化失常。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寒湿毒瘀,清浊不分,脏腑受损,治疗以标本兼治,温阳散寒,化湿降浊为其基本治则。

鸡鸣散方出自《证治准绳》、《朱氏集验方》等医籍,有行气降浊,宣化寒湿之功,治疗寒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恶寒发热等。本案之肾功能衰竭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浊毒上泛,用鸡鸣散加味治疗病机相投,药证相符,故能取效。

方中附子用量30~40克,温补命门之火,振奋肾阳,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功;吴茱萸、生姜、苏叶散寒温中,降逆和胃;槟榔、苏子、陈皮行气散风除湿,促进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加速肾脏代谢废物的排泄;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桔梗、吴茱萸升发清阳,大黄、附子降浊排毒,寒热并用,补泻兼顾,减轻肾脏负荷,促进肾功能恢复;丹参、黄芪益气健脾,益母草、车前草化瘀利水,汉三七、水蛭活血化瘀,此六药改善肾脏微循环障碍,改善肾脏水液代谢平衡;枸杞子、桑葚子、山萸肉三药乃成熟果实,入肾经,酸涩甘温,补肾摄精,培本固元,振奋先天,调节后天。如此,脾肾得固,精微归元,肾气得复,浊毒排泄,淤血清除,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诸症可愈。

古人服药很有讲究,鸡鸣散寓示在五更鸡鸣时服药,意在空腹时服药以利药物吸收。现代服药方法,大多数中药对胃黏膜都有刺激作用,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服药较为稳妥,但不论空腹或饭后,只要服后不伤胃,均可采用。

展文国,男,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省肿瘤专业委员,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委员,裴正学教授入室弟子。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稿50余篇,评为年度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并被甘肃省卫生厅定为裴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疾病、妇科病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版权声明:由文国中医心脑血管论坛编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若楠

校稿:韩忠马生昌展文国

编审:展文国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