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李先生(化姓)去医院体检,各项指标几乎都正常,只有血肌酐这一项比较高,便去咨询医生,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和做完检查后,告知李先生并无大碍。 但是李先生对此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血肌酐高了不用治疗呢? 其实不然,肌酐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两类,我们常说的肌酐其实是血肌酐。血肌酐作为肾病患者监测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初步评估肾功能和判断病情进展的作用。 因其主要由肌肉产生,经肾脏排泄,当血肌酐出现明显持续性升高时,多提示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已严重受损,一般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急性肾衰竭。 如果是血肌酐升高合并肾脏的病变一起出现时,那么就很有可能提示是慢性肾衰竭。 但是由于影响血肌酐的因素有许多,诸如摄入蛋白质过少、肥胖、运动和年龄等都可能导致血肌酐水平出现变化,比如说高于正常值等。 如果是这一类情况所导致的血肌酐偏高的话,只需要观察就可以了。 不过,由于肾脏本身代偿功能很强大,因此在肾病在早期时,除了血肌酐这一指标外,还需要结合其它指标与临床症状,才能综合准确地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情况。 故而,肾病患者不怕血肌酐有多高,就怕伴随以下这5种“状况”的1种或几种。 1.久病不愈,持续恶化 虽然单看血肌酐指标并不能进行临床诊断,但是血肌酐长时间升高时,一定要多加留心。 如果血肌酐是在短期内升高,那么受生理活动等影响因素或是伴有无尿症状时,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血肌酐居高不下,有可能说明病程在进展恶化,一般而言,若血肌酐持续升高超过3个月,则可认为是由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血肌酐升高。 故而,减少致使血肌酐升高的因素如肥胖、高血糖、关节炎、感染等,并做好定期复查,监测血肌酐指标是有必要的。 2.胱抑素C(cysC)升高 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病理情况下,只有当60%-70%的肾脏发生病变或者损害时,血肌酐才会升高,故而,并不能用于肾病的早期诊断。 那么,当众多干扰因素导致血肌酐升高而不能明确诊断时,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肾脏有无问题呢?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血清胱抑素C这一指标的高低来做进一步判断。 这是因为血液进入肾脏的原尿中的胱抑素C几乎能被肾脏完全回收、分解利用,不回到血液中,尿液中仅微量排出。 因此,当肾脏受损时,血液中便能检测到它的存在,从而可作为肾损伤的早期指标,提示肾脏早期损伤。 另外,血清胱抑素C还可以及时反映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尤其是移植肾功能延迟的病人。 3.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降低 相信肾病患者对于这一指标并不陌生,肾小球滤过率是判断肾功能好坏最准确的指标。 现代医学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分期越高,当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时,表明肾功能已有大半受损,肾脏已处于失代偿阶段。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60仍然不予以重视,患者的病情很有可能持续发展至尿毒症阶段,同时,血肌酐也是在持续升高的。 在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采取保护肾脏,防治并发症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尿蛋白持续阳性 当肾脏发生病变时会出现尿蛋白阳性,患者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尿液中有泡沫,且短时间内不消失,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全身浮肿,这是肾功能衰竭的进一步表现。 如果尿蛋白长期居高不下,水肿可能会加重,甚至出现胸腹腔积液。 但是,只要经过积极治疗,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不断监测相关指标,肾友们几乎都能达到临床治愈。 5.并发症未得以控制 随着肾病进程的加速,各种并发症也接踵而至,而高血压是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需要患者自身高度重视,医生建议此类患者可以服用地平类降压药物。 虽然相对来说普利类或是沙坦类降压药有利于保护肾功能,但是因为一般这种情况下的肾病患者分期多达3期及以上,血肌酐水平基本都已经高于了,并不适合服用这一类降压药,否则容易加重肾脏损害。 总之,影响血肌酐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除此之外,诊断疾病且判断病程的指标也有许多,综合各项依据,才可能帮助医生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我们常说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不重视,不定期复查。 最后,在调理肾病方面,我总结了一套中西结合的方法,已经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朋友。这个方法一方面保证了你的用药安全,一方面注重疗效。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下方我的账号头像,进入主页私信发送,我来帮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