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最为担心的问题,肯定都是害怕自己以后会得尿毒症。 先来了解下肾功能的发展历程: 慢性肾病的发展一般分为5个阶段,包含一个关键时期: 5个阶段:肾功能正常期、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其中一个关键时期为3期,进入第三期后半程意味着肾功能不可逆转,是肾功能进展的“分水岭”。 血肌酐开始升高,就是慢性肾衰竭的范围了。进入肾衰竭说明肾脏出现了实质性损害,往往不可逆转,但当血肌酐开始升高至之间,仍然可以通过积极治疗维持相对的稳定。但当血肌酐超过时,大比例的肾脏组织处于纤维化、硬化状态,而且还会合并多种并发症,即使积极的治疗也只能是延缓发展,最终都将进入尿毒症期。尿毒症期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并发症,提高生活治疗,延长寿命。 肾病患者的预后和很多方面都有关系,如:病理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个人体质、对药物的敏感性、年龄、有无其他合并症等,这些因素决定了肾功能发展速度的快慢。总之,慢性肾脏病终将会发展到尿毒症,只不过时间快慢。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阻止肾功能的发展。据统计,在我国将近1.3亿肾病患者中,大约有1-2%的患者在有生之年会发展到尿毒症,剩下九成患者大多肾功能都能保持在稳定水平。 肾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往往是肾衰竭“加速剂”,要保持肾功能稳定,肾友要注意远离,别害了“肾脏”: 一、忽视早期症状,错过治疗时机 因为肾脏病是“哑巴病”,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不适。但仍然会有一些轻微的症状,如乏力、尿中泡沫增多、轻度的水肿、注意力差、睡眠欠佳、夜尿增多,甚至血压升高等等。但由于对肾病不了解,以及对身体状况不重视,有些患者一拖再拖,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继而一发现病情就很严重,最终只能控制或延缓发展,无法再完全恢复。 二、只重视蛋白尿、血肌酐,忽视其他并发症 蛋白尿、血肌酐是衡量肾功能是否好转的主要指标,但却不是唯一指标。有些患者眼中只有尿蛋白和血肌酐,只要这两个指标好转了,就忘乎所以了。殊不知肾病并发症的稳定也非常重要,如高血压、贫血,如果这两方面未得到纠正,肾功能好转也只是暂时的。只有各方面都控制好,肾功能才会长期稳定,才不会出现病情的反复。 三、急于求成,无意中加重肾脏负担 慢性肾病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治疗。但有些患者担心肾衰竭的发生,每天提心吊胆,四处求医问药,往往容易陷入治疗“陷阱”。对于一些明确提出有“能根治偏方”的信息都应该屏蔽掉,一方面一些所谓“偏方”往往是一些中药方子,如果不明药理,不辩证病理就乱服重要,只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损害肾功能。另一方面肾病治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治疗,这样肾功能才能更稳定,如果只是追求短时间的“治愈”,后患无穷。 对此,给大家的意见是,医院,固定的主治医生,这样可以花费最小的精力,治疗效果往往也较好。 四、只重治疗,疏忽管理 药物治疗、各种检查只是肾病治疗的一部分,病情管理、生活管理同样重要。如以降蛋白为例,如果仅服用激素药物,却不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就会让药效打折扣,甚至加重病情。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是自觉改掉一些日常伤肾恶习如熬夜、吸烟、高盐高油脂饮食等,目的是为肾脏减负,为肾功能恢复提供良好恢复空间。 END 温馨提示 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并且对肾病患者日常保健、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关于更肾病方面的相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信息,您还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