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的健康教育

时间:2016-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定义

肾衰是以恶心呕吐、口有尿臭、水肿、头痛、烦躁、衄血、面色无华、肌肤甲错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二、病因病机

肾衰的发生多由多种疾病反复不愈,迁延日久而引起。基本病机为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脾肾虚衰为本,湿浊毒邪为标,由于标实与本虚之间互相影响,使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可因正不胜邪,发生内闭外脱,阴竭阳亡的极危之候。

三、诊断要点

1、病史:过去肾炎史1年以上。

2、临床表现:慢性贫血、恶心、呕吐、乏力等症,大多有血压增高。

3、检查:实验室检查:血BUN>7.8mmol/L,CR>μmol/L;辅助检查:B超:双肾体积缩小(<×50×40mm3)。

四、辨证分型论治

1、脾肾虚衰浊邪内蕴

主症:小便短少,尿色清白,或尿闭,面色晦滞,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为主,纳差腹胀,泛恶呕吐,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细。

治护法则: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方药: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附子、干姜、仙灵脾、人参、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制大黄、六月雪、吴茱萸、生姜等。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主症:小便短少,呕恶频作,头晕头痛,面部烘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治护法则:滋补肝肾,平肝熄风。

方药:杞菊地黄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川贝、竹茹、胆南星、鲜竹沥、制大黄、败酱草、六月雪等。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

主症:无尿或少尿,全身浮肿,面白唇淡,四肢厥冷,口中尿臭,神识昏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舌卷缩而淡胖,苔白腻或灰黑,脉沉细欲绝。

 治护法则:温阳固脱,豁痰开窍

方药:代表方:急用参附汤和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人参、附子、胆南星、石菖蒲、半夏、竹茹、苏合香丸合入汤剂。

五、其他疗法

1、降浊灌肠方:生大黄、生牡蛎、六月雪各30g,浓煎ml,高位保留灌肠,约2—3小时后用-ml清水清洁灌肠,每日1次,连续10日为1个疗程。休息5日后,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2、降氮汤:大黄30g,桂枝30g,煎成ml,保留灌肠。

3、呕吐频繁,可按压合谷、内关等穴。并用生姜汁擦舌面,燥结便秘者,可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口中尿味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汤含漱。

六、健康指导

(一)饮食指导

1、饮食原则:低盐、低脂、及富含优质蛋白之品。忌油腻厚味之品,不宜食用羊肉、带鱼、海鲜、螃蟹等发物,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等。并根据患者自己的口味,合理搭配饮食,以增进食欲,达到治疗的目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烹调方法、进食量等。

2、辨证施膳

脾肾虚衰宜食健脾补肾益气之品,食疗方:红枣煲鸡粥、羊肉粥等

肝肾阴虚者给予红枣、枸杞、山药等,食疗方:红枣山药粥。

肾阳衰微者宜食牛肉、羊肉、韭菜、山药等阴阳双补的食品。

(二)用药指导

1、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

2、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时,灌肠前指导患者排尿排便,灌肠时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并做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灌肠后采取平卧位,药液在肠道保留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三)情志指导

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悲观绝望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生活起居指导

在家属陪伴下散步;协助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方法,如按摩足三里、肾腧等穴;协助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做好皮肤护理,涂抹润肤品,减少皮肤瘙痒。

(五)病情观察及合并症指导

1、24小时尿量少ml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2、吐血,衄血、便血时,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

3、头痛嗜睡、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六)特殊专科指导

1、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2、水肿高血压者限水,限盐。

3、并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合理安排饮食。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