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有泡沫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首先我们要了解尿液中泡沫的产生机制。 尿液是由肾脏产生并经由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 尿液中包含机体的代谢废物,因此不同于水,尿液会产生一定的表面张力,进而导致泡沫出现。当表面张力增大时,尿液中的泡沫就会增多。 那么,哪些情况下尿液的表面张力会增大? 影响尿液表面张力的因素很多,有一些是”生理性因素”,但也有“病理性因素”存在。 常见的生理性因素 1.尿液运动状态变化 排尿速度快或排尿量大或排尿位置过高,都会使尿液发生剧烈的震荡,进而使尿液的表面张力出现暂时性升高,进而产生泡沫。 2.尿液中的糖分增多 进食过多的糖类食物或饮用大量啤酒时,会导致尿液中的糖含量升高,尿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进而产生泡沫。 3.尿液酸碱度变化 当进食大量肉类食物时,会导致尿液暂时出现酸性变化,进而使表面张力暂时性升高,进而产生泡沫。 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泡沫增多,一方面,通常只要去除原因,尿中泡沫即可消失;另一方面,泡沫的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会快速消散。 **当尿液中存在大量的细小泡沫且存在时间较长时,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常见的病理性因素 1.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是泡沫尿的最常见病理性因素 肾脏疾病发生时,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时,表面张力变大,泡沫增多。 患者在出现泡沫尿的同时,往往合并水肿。 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阳性。 2.尿路感染 细菌的存在,会改变尿液的化学性质,使得尿液的表面张力发生变化,泡沫增多。 患者往往合并有发热、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的表现。 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 3.糖尿病 尿液中的糖含量升高,尿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进而产生泡沫。 患者往往合并有“三多一少”:口渴、饮水增多,食量增大、尿量增多、体重下降。 4.肝脏疾病/胆囊疾病 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升高,尿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进而产生泡沫。 患者此时皮肤往往呈黄色,伴有恶心、纳差、腹胀等消化系统病变表现。 病理性因素,往往提示疾病,特别是肾脏疾病的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到”肾脏内科“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