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猫咪体重仅2斤染肾病贫血,完全因为猫

时间:2021-7-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江苏医院接诊了一只特殊的猫咪病人,他已经足足2岁,却只有2斤半。宠物医生接过饲主递过来的银渐层时差点摔倒,因为他预备了太大的力量,但猫咪却异常地轻。

银渐层是中型猫,体重通常8~15斤,宠物医生发觉猫咪的身体没有一丝肉感,非常硌手,除了毛皮几乎只剩骨头。

猫主人表示,猫这两天没精神,食欲差,总是睡觉,不吃东西。医生给猫咪做了详细检查,期间猫咪直接休克。检查结果显示,猫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伴随肾衰,随时可能丧命。

宠物医生通过问诊了解到,这只家猫一直生活在室内,进食排便一切正常,但问题出自于猫粮。

猫主人透露,猫粮购买于淘宝,品牌不知名,价格特别便宜,70块钱能买40斤,不到1.5元一斤。

猫吃了那么多,为啥越来越瘦?

猫族是专性食肉动物,必须主要以肉类为食,科研发现,如果猫咪摄入的肉类不足,就会吃自己的肉,导致骨瘦如柴。

猫咪跟人类的能量来源不同。人的热量主要来自三类食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其中一项甚至两项摄入不足,还有第三项补救,确保人类的能量来源丰沛。

猫咪不一样,经过野外的进化中,猫的先祖只能靠蛋白质、脂肪维持能量,而且只有动物蛋白能用。野外猫唯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是猎物吃进肚子里的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机体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包括组成、更新和修补,生物的每一个部位,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等,全都由蛋白质组成。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动物医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UtrechtUniversity)的研究结果称,猫对蛋白质的需求是狗的三倍,是人类的五倍以上。该研究还发现,猫咪只需要2%的碳水化合物!

另外,人类是杂食动物,即使饮食摄入蛋白质不足,还能通过调节肝脏的氨基酸代谢酶,即著名的转氨酶,来降低身体代谢蛋白质的速度。

但猫咪无论摄入了许多蛋白质,抑或不饮不食,转氨酶分泌维持不变。这意味着,如果猫咪摄入的动物蛋白不足,为了继续进行蛋白质代谢,身体就会分解自己的肌肉,释出蛋白质。科学家认为,这是猫咪为了保持体能,不断在野外摄食生存,而发展出的特殊的身体机能。

跟猫一样的其他专性肉食动物,也都有类似的特性,只要摄入的蛋白不足,他们都会开始吃掉自己的肌肉。

猫粮惹的祸!肥喵也可能欠缺蛋白质

综上所述,摄入动物蛋白不足的猫咪,会代谢自己的身体来满足蛋白质代谢的需要。他们可能瘦得皮包骨,但也有另一种可能,会发展成一只胖猫。

如果猫咪摄入的猫粮动物蛋白质不足,却包含大量高碳水化合物成分,就将导致大量的多余热量,进而转化为脂肪,一方面,动物蛋白不足导致猫咪分解了自己的肌肉,另一方面不断增加脂肪,他就会变成一只充满脂肪的肥肉猫。

由此可见,医院里那只猫咪吃的猫粮,是不折不扣的黑心粮,不但没有动物蛋白成分,连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没给齐,导致猫咪既没有肌肉也没有肥肉……但或许并不难理解,1.5元一斤连好点儿的米都买不起,怎么可能有多少油脂!这样的粮,千万别买了。

按照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CO)的猫粮营养指南,成年猫粮的粗蛋白含量至少要达到26%,才能被标记为完整而均衡的猫粮。而通常人们阅读的猫粮标签上的营养分析表中,必须含有30%或更多的粗蛋白。

许多动物医生甚至认为这个比例仍然不可接受,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对猫更好,而且必须来源于动物。根据动物医生的普遍观点,大多数猫需要35%到45%的动物蛋白质。

宠物医生丽莎·皮尔逊博士(Dr.LisaA.Pierson)还提倡尽量给猫喂罐头而不是干粮,因为干粮往往含有过多碳水化合物。

有两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也证明动物医生的观点更为接近合理,而且,猫粮蛋白指标还应该提得更高。

《兽医临床营养期刊》(VeterinaryClinicalNutrition)的论文指出,食用干物质蛋白含量22%、28%和36%的三组猫咪中,只有摄入蛋白含量达到36%的猫咪的肌肉组织没有丧失。

《营养学期刊》(TheJournalofNutrition)的实验则发现:食用干物质蛋白比率30%的猫咪,肌肉组织依然发生了分解;干物质蛋白质比率达到53%的猫粮,才能让猫咪肌肉增长。

换句话说,干物质蛋白质比率低于36%,对猫咪而言,都是不合格的猫粮,只有36%以上,才能维持猫咪正常生存所需。而要让猫咪肌肉状况更上一层楼,则需要50%以上的蛋白比,大约每公斤体重摄入6~12克的蛋白质。

再考虑到商业猫粮中的蛋白还加杂了不少鱼目混珠的植物蛋白,虽然提高了数据上的蛋白含量,猫咪却无法吸收,形同虚设,至少40%以上的蛋白质含量才能确保猫咪健康,50%以上更有保证。

资料来源:

1、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