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同享健康礼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95045.html 1、女,16岁,肉眼血尿伴水肿2天。半个月前曾患“急性扁桃体炎”。查体:BP/95mmHg,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红细胞40~50/高倍视野,尿蛋白(++),血肌酐55μmol/L。抗链球菌溶血素“O”IU/ml(正常值<IU/ml),补体C3下降。其肾脏病理最可能的表现为() A.膜性肾病B.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C.微小病变型肾病D.新月体性肾炎Ⅲ型 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E 解析:①急性肾炎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抗O滴度增高,血清C3下降。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急性肾炎,其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②患者尿蛋白仅(++),不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故不答ABC。患者血肌酐正常,不能诊断为新月体性肾炎,因为新月体性肾炎的临床特征是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衰竭。 (2~4题共用题干)男,40岁。发现血尿、蛋白尿5年。查体:BP/90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1.0~1.7g/d,尿RBC5~15/HP,Scrμmol/L。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 2、该患者首先考虑的临床诊断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小球肾炎D.高血压肾损害 E.无症状性蛋白尿或(和)血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A 解析:①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血肌酐轻度增高,应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A)。患者尿蛋白<3.5g/d,不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病程5年,不可能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压增高不显著,但肾损害相对较重,故不答D。患者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故不答E。 3、该患者应首选的进一步检查项目是() A.肾动脉造影B.肾活检病理检查 C.24小时尿钠测定D.双肾CT检查 E.尿找肿瘤细胞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各异,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当然是肾活检病理检查(B)。肾动脉造影常用于诊断肾动脉狭窄。24小时尿钠测定常用于鉴别肾前性肾衰竭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双肾CT检查为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找肿瘤细胞常用于诊断肾盂癌。 4、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 A.控制血压B.消除水肿 C.延缓肾脏病进展D.消除尿蛋白 E.消除血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C 解析: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红细胞、轻度蛋白尿为目标,故答C而不是DE。控制血压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措施之一。消除水肿为对症治疗。 5、女,60岁。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免疫荧光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光镜下仅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其病理诊断应为() A.微小病变型肾病B.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C.系膜增生性肾炎D.膜增生性肾炎 E.膜性肾病 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E 解析:①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免疫荧光显示IgG、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E)。②微小病变型肾病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光镜下肾小球正常,近端小管可见脂肪变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免疫荧光显示IgM和C3沉积于肾小球的受累节段,光镜下肾小球呈局灶、节段性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病理特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IgG、C3沉积于系膜区。膜增生性肾炎的病理特点是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免疫荧光显示IgG、C3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6、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低钠低钾低钙血症B.呼吸道感染 C.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D.低血容量性休克 E.急性肾功能不全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①感染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答案为B。②肾病综合征发生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性休克少见,但可有低钙血症、有效血容量不足。当血浆白蛋白<20gL时,易发生肾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少见。 7、女,36岁。已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近2日右下肢痛、凉,右足背动脉搏动触摸不清,趾端皮肤发绀。应首先考虑的合并症是() A.下尿路感染B.右下肢静脉血栓 C.心源性休克D.急性肾衰竭 E.右下肢动脉栓塞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E 解析:①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全身动静脉均可受累。患者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趾端皮肤发绀,应诊断为右下肢动脉栓塞,而不是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为后者常表现为下肢进行性肿胀。②下尿路感染常表现为膀胱刺激征。心源性休克常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四肢末端对称性紫绀。急性肾衰竭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肾功能减退。 8、男性,20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次治疗,每日用泼尼松60mg,3周后尿蛋白仍为(++++),此时应() A.改为地塞米松B.将泼尼松加量到80mg/d C.改用环磷酰胺D.用原量继续观察 E.减少泼尼松量到40mg/d,加用免疫抑制剂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 解析:①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用药原则是: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口服糖皮质激素8~12周。该病例服用泼尼松仅3周,尿蛋白仍为(++++),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为“原量继续观察”(D)。②只有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8~12周以上无效时,才称为激素抵抗型或难治型肾病综合征,才考虑加用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 9、肾盂肾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上行感染B.血行感染 C.淋巴管道感染D.外伤直接感染 E.肾周围器官直接感染蔓延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A 解析:①ABCDE均是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其中以上行感染最常见,约占尿路感染的95%。上行感染是指病原菌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血行感染是指病原菌通过血运达到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少见,不足2%。 10、男,42岁。寒战、高热、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部胀痛1天。查体:尿道口无分泌物和红肿。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膀胱结石B.急性前列腺炎 C.急性尿道炎D.急性膀胱炎 E.急性附睾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B①急性前列腺炎常表现为突发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会阴部及耻骨上疼痛,可伴寒战高热。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急性前列腺炎(B)。②膀胱结石常表现为排尿突然中断,改变姿势后可继续排尿。急性尿道炎常表现为尿道刺痛,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急性膀胱炎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但一般不会出现寒战高热。急性附睾炎好发于中青年,常表现为畏寒发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疼痛。 11、男,29岁。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内不适1年余。近日晨起排尿终末可见尿道口“滴白”,下腹部及会阴部隐痛,无寒战和高热。最可能的诊断是() A.良性前列腺增生B.慢性膀胱炎 C.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D.慢性前列腺炎 E.慢性尿道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 解析:①患者病史1年余,不可能诊断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故可首先排除答案C。②患者无进行性排尿困难,故不答A。③慢性前列腺炎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俗称“滴白”,可有会阴部隐痛不适。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D)。④慢性膀胱炎不会出现滴白。慢性尿道炎常表现为尿道口红肿,排出多量脓性分泌物。 (12-14共用备选答案) A.抗结核治疗B.病灶清除术 C.肾部分切除术D.肾切除术 E.肾造瘘 12、一侧肾结核无功能,对侧肾正常,应作() 13、一侧肾结核无功能,对侧肾重度积水并尿毒症,应先作() 14、一侧肾结核,上肾盏有虫蚀样改变,应采用()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EA 解析:肾结核是进行性破坏性病变,不能自愈。由于90%的肾结核为单侧性,因此肾切除是肾结核的主要治疗手段。若一侧肾结核无功能,对称肾功能正常,应行患侧肾切除(D)。对侧肾积水为肾结核的晚期并发症,若对侧肾积水较轻、肾功能能够代偿,可直接行患侧肾切除;若对侧肾积水严重,并发尿毒症,应先行对侧肾造瘘引流肾积水,待肾功能好转后再切除无功能的患肾(E)。一侧肾结核,肾上盏呈不规则虫蚀样改变,多可化疗治愈而无需手术。病灶清除术常用于治疗与肾盂不相通的肾结核闭合性脓肿。 15、有关肾结核的手术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 A.无泌尿、生殖系外的活动性结核 B.术前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以上 C.术后应用抗结核药6个月以上 D.双肾结核应尽早手术切除 E.术中应尽量保留健康肾组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 解析:①若肾结核同时存在肺、骨关节、腹膜等泌尿系外活动性结核病变,仅能选用药物治疗,不能手术治疗。②手术前后均需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前用药不应少于2周,术后继续用药至少6个月。③肾结核手术过程中当然要尽量保留健康肾组织。④对于双肾结核患者若一侧广泛破坏而无功能,另一侧病变较轻,应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择期切除病变严重一侧的肾脏,而不是尽早手术(D错)。 16、对诊断肾结核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A.尿路平片B.肾图 C.B超D.静脉尿路造影 E.膀胱镜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 解析:①确诊肾结核检查的临床意义为: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静脉尿路造影(IVU)。U是诊断肾结核的标准方法,既能明确诊断,又可确定病变程度和范围,还可测定分肾功能。②尿路平片常用于诊断尿路结石。肾图常诊断上尿路梗阻。B超常用于诊断肾积水。膀胱镜检常用于诊断膀胱癌。 (17~18题共用题干)男,32岁,反复腰部胀痛1年。B超见右肾盂结石,大小1.5cm×1.0cm,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小1.0cm×0.8cm。尿常规:RBC5~10/HP,WBC16~20/HP。肾功能正常。 17、要了解该患者分肾功能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CT平扫B.复查B超 C.KUBD.MRI E.IVU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E 解析:静脉尿路造影(ⅣU).放射性核素肾显像均可测定分侧肾功能(E)。CTMR、B超、腹部X线平片(KUB)均不能反映分肾功能。 18、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左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B.右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C.左输尿管切开取石D.药物排石 E.右肾盂切开取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A 解析:对于一侧肾结石合并对侧输尿管结石,应先处理输尿管结石,因输尿管结石对肾功能影响较大。患者为右侧肾结石+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左肾积水,故应先处理左侧输尿管结石,故不答BE。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原则为:直径<mm的结石可行药物治疗;直径≤20mm的结石,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直径≥20mm的结石行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患者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10cm,应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故答A。 19、肾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主要禁忌证是() A.高血压B.糖尿病 C.前列腺增生D.结石急性发作 E.输尿管狭窄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E 解析: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是肾结石和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B超定位结石,然后应用聚焦冲击波从体外穿透至体内,对准结石连续发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当输尿管有狭窄时,即使肾结石已经由大变小,也无法经输尿管排出,因此输尿管狭窄为FSWL的主要禁忌证(E)。其他禁忌证还包括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肌酐≥μmol/L、急性尿路感染等。可见,ABCD项都不是ESWL的禁忌证。 20、肾绞痛发作时,首选治疗方法是() A.抗感染治疗B.口服中药 C.针灸D.局部热敷 E.解痉止痛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E 解析:肾绞痛的治疗以解痉止痛为主(E)。常用解痉药包括M胆碱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双氯芬酸)、阿片类镇痛药(哌替啶)等。 21、腹部平片不易显影的尿结石是() A.磷酸盐结石B.草酸盐结石 C.碳酸盐结石D.尿酸结石 E.混合结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 解析:尿路结石由晶体和基质组成。晶体成分占97%,主要有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碳酸钙、磷酸铵镁和胱氨酸。在尿结石中,以含钙结石最多见,在腹部X线平片上能显影,称为阳性结石,如磷酸钙结石、草酸钙结石、碳酸钙结石、混合性结石。尿酸结石不含钙盐,可透过X线,在X线片上不显影,称为阴性结石(D)。 22、与尿路梗阻和感染有关的结石是() A.草酸盐结石B.磷酸镁铵结石 C.胱氨酸结石D.黄嘌呤结石 E.尿酸结石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①由尿路感染引起的结石主要是磷酸铵镁结石,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变形杆菌,这种细菌含有解脲酶,能将尿素分解为NH3和CO2。NH3与水结合生成NH4OH后,尿中pH明显升高,当pH达到7.2时,铵与尿中的镁和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酸铵镁。当这些成石物质达到过饱和时,可迅速形成结晶导致尿路结石。②草酸盐结石主要与高钙血症有关。胱氨酸结石只发生于胱氨酸尿症的病人。黄嘌呤结石主要与先天性黄嘌呤氧化酶缺少有关。尿酸结石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 医师考试的时间安排 是这样的 ↓↓ 实践技能年06月10—06月23 笔试一试年08月20—08月21 笔试二试年11月13—11月14 21年医师课程已开课,昭昭团队老师,带您系统复习,高效备考。想要用最少的时间快速提分、通关?那就加入我们吧!助你高效、省时、省力通关 82 天 年医考倒计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