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白癜风公益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7/5796518.html 今天,给大家分享1个糖尿病合并肾衰的案列,希望大家能够对病情监测引起重视,学会避免发展到糖尿病合并肾脏衰竭的方法。 他患糖尿病二十多年,肾衰了患者男,5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二十年余,下肢浮肿2年,双眼视力下降2周”入院。 因患者视力下降,首先到眼科就诊,行眼底检查显示:双眼白内障,双眼视网膜病变I-II期。眼科医生告诉他白内障已经可以做手术了,需到内分泌科调理,血糖平稳再来住院。 患者近两年有长时间久坐、久站后出现双下肢浮肿的病史,可自行消退,2周前突然出现双眼黑蒙,后双眼视力下降,无复视、斜视、眼底出血等情况,小便白天正常,夜尿1-2次。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年余,血压最高达/88毫米汞柱,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日,卡托普利12.5毫克/日”控制血压,长期控制血压在-/90-毫米汞柱。 目前降糖方案是:长期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早20U,晚8U”控制血糖,近两个月空腹血糖在8-10mmol/L,餐后血糖未监测。 入院时血压偏高,为/80毫米汞柱(卧位),随机血糖为9.8mmol/L。 完善相关检查: 患者血脂:甘油三脂:5.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6mmol/L; 肾功能:尿素氮26.57mmol/L,尿酸umol/L,肌酐umol/L,血清碳酸氢盐15.2mmol/L,氯.1mmol/L; 肝功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6.3%。 由上可以看出,这位患者的肌酐和尿酸非常高,当然,尿酸高主要是因为肾脏损害的问题。 我们依据患者肌酐计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10.03ml/min*1.73m2,已到了肾脏终末期。 我们再次床旁询问患者病史,患者7年前曾至我科就诊,但当时具体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情况一无所知。 医院病例浏览系统,查到当时患者并发症的筛查情况,7年前肾小球滤过率为78ml/min*1.73m2,属于轻度肾脏损害,但患者7年间并未复查过评价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患者否认中药、特殊用药史,为何短短7年患者病史竟会如此之快?应如何避免? 导致肾衰发生的7个原因1.患者7年前在我科就诊时,已确诊有肾脏损害,但病人因为无特殊不适,未引起重视,甚至一无所知,家人对他的病情也只是知道患有糖尿病而已。 2.患者患病至今,住院3次。 第1次住院是因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而住院发现糖尿病,并未真正认识何为糖尿病,如何管理糖尿病。 第2次住院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随机血糖为20.6mmol/L,血糖控制平稳了,患者便回去打工,此次知道需监测血糖,偶尔监测下血糖,社区医生告诉他血糖还可以便高枕无忧,不再监测血糖。 第3次住院因视力下降,但肾脏损害才是最大的问题,此时患者才知道,血糖不好,眼睛、肾脏都会坏。 及早接受正确的尽全面的糖尿病教育至关重要,可以提醒患者重视自己病情,有并发症相关症状或相关指标异常时及时干预。 3.近2个月血糖控制可以,是因为有个从事医疗行业的护士帮他调整了胰岛素使用剂量,医院复诊,因血糖控制比以前好,并未听取建议。 糖尿病不管血糖控制得好坏,还要看血糖波动情况,况且肾脏功能逐步下降甚至衰竭,很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不能仅凭感觉判断病情。 4.患者从未监测血压,入院前2天血压监测都在/90毫米汞柱以上,7年前在我院已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7年间偶有胸闷、心悸、头昏,仍未引起对血压的严格管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好好控制血压,无疑对肾脏的损害雪上加霜。 5.近1年患者还感觉自己的胰岛素剂量比之前减少了,血糖也下降了,但殊不知肾脏功能逐渐损害会导致胰岛素蓄积、清除率下降,胰岛素用量自然下降,否则低血糖风险会增高。 所以,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控制较前好转并不代表病情好转。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表现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该病人从未重视糖尿病知识的学习。 6.患者糖龄20余年,却从未复查过1次。这中间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扭转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但患者因为无知从未复查,此后血液净化等的治疗费用超过平时简单的复查费用,不仅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也加重。 7.患者住院时知道不能吃甜食,血糖高时尽量减少面食类食物摄入,出院后再也未学习过糖尿病相关知识,以为只要忌含糖食物即可。 糖尿病管理的过程中,这位患者有很多误区,短时间的住院治疗不可能全面了解糖尿病,出院后仍需经常学习。 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1.糖尿病病人确诊为糖尿病开始,就必须重视自身病情,第一次诊断时不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