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心血管主任郑

时间:2023-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主要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急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淋球菌、流感杆菌等引起。真菌、立克次体是少见的导致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致病微生物。

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微生物治疗,严重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抗微生物治疗是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应早期、足量、静脉用药。如病原微生物尚未明确,可选择广谱抗生素;已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可针对检测出的微生物用药。

一般在疾病早期,病原微生物尚未培养明确,可采取经验性治疗。如为急性心内膜炎,可采用萘夫西林静脉注射或滴注,还可加用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如为亚急性心内膜炎,链球菌所致以青霉素治疗为主,可加用庆大霉素。如患者无法耐受β-内酰胺酶,可选用万古霉素,联合环丙沙星。后续应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适当调整用药。

已明确致病微生物后,如致病菌对青霉素较为敏感,首选青霉素治疗,也可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注射治疗。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治疗。

如心内膜炎为对青霉素耐药的链球菌所致,多选择青霉素加用庆大霉素、万古霉素。

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萘夫西林、苯唑西林等。

真菌感染的患者多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足疗程后口服氟胞嘧啶。

当患者对抗生素无反应时,考虑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以便有效改善患者情况,对患者预后有正向作用。

活动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术适应症包括:

1、心力衰竭为瓣膜功能衰竭所致;

2、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但患者仍然存在持续性败血症;

3、栓塞再发。

次要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几点:

1、心内膜炎不易治愈,或感染对心脏结构破坏力大的微生物;

2、病因未得到明确,经验性治疗后效果不佳;

3、血培养阴性,抗生素足量、足疗程治疗后,持续发热10天以上。

如为急性心内膜炎,未经过及时、规范治疗,患者可能在4周内死亡;亚急性患者生存时间一般≥6个月。心力衰竭为预后不良中最危险因素,其他还包括肾衰竭、主动脉瓣损害等等。

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寻求正规治疗,降低本病的近期、远期病死率。通常本病危险性较高,约有10%的患者在治疗后数月至数年内可能再次发病。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