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 “新冠吃药顺序图”、“新冠囤药清单” 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疯传 不少网友开始跟风囤起了药 网传的吃药顺序图 图片来源:央视网 相关报道 ↓↓↓ 网络疯传!“新冠吃药顺序图”、“囤药清单”靠谱吗?很多人都表示 “把药都给囤齐了,心里才有底了!” 但小编要提醒大家 不同药物千万不能随意混吃 不然可能出大问题! 近日,医院 就接诊了一个 因混吃7种感冒药 致使重症药物过敏的患者 混吃7种感冒止咳药 女子全身长满脓疱 近日,家住深圳的周女士(化名)出现了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她马上到附近的诊所购买了阿奇霉素、克咳平、咳特灵等7种感冒止咳药。 将这些药混合吃了1天后,周女士发现面部有些红肿,还冒出好些小脓疱,但她也没在意,就觉得可能皮肤有点小过敏,过一会儿就会好。然而第2天,情况却愈发严重—— 她面部的红肿更加严重了,甚至眼睛都被肿得“挤成”了一条缝; 面部、腹部、背上以及四肢都出现了一片片红斑,红斑上还覆有密集的小脓疱,令人瘙痒难耐; 除了皮肤上的变化,周女士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发热的情况,甚至一度烧到了39℃。 图片来源:医院 感觉不对劲,周女士立即到医院就诊,经皮肤科医生查看,并结合了周女士之前的用药史,医生判断这是一种重症药疹——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建议周女士立即住院治疗。 什么是AGEP? 周女士所患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其中一种重症药疹,又称中毒性脓皮病。其病因主要跟药物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盖密集针头大小脓疱,伴有瘙痒或疼痛,严重者可累及黏膜或内脏系统,出现肾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所幸的是,一般情况下,该病具有自限性,病程比较短,如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当停止服用可疑药物后,7-14天即可痊愈。 万幸,周女士就诊及时 停用可疑药物后,再经过治疗 很快就痊愈出院了 然而,类似案例却不止在深圳发生 近日,河南一名40岁女子 因不遵照医嘱盲目吃药退烧 导致全身皮肤黄染,肝脏衰竭 紧急转院到ICU抢救 不过,看完以上2个乱吃药的案例 大家可要敲醒警钟 叠吃、混吃感冒药 并没有所谓的1+1>2的功效 而有着 1+1>2的风险 服用居家常备药 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提醒:对症药物之间一定不能混用、滥用、过量使用 医院 药剂科主管药师闫雪莲提醒: 对症药物之间 一定不能混用、滥用、过量使用! 央视新闻,赞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感冒药混搭变“毒药” 感冒药容易过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重复使用含相同成分的药物 以下几种错误搭配最常见: 扑热息痛+止痛药: 可能引起肝脏损害 扑热息痛不止存在于泰诺、白加黑等感冒药中,也是散利痛等止痛药的重要成分,最好避免同时用含该成分的两类药。 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肝脏损害。一般说明书会提示成人一天最大剂量为4克,单次最多不超过1克,且每次服药至少间隔4~6小时。 右美沙芬+止咳药: 过量影响呼吸 一些复方感冒药和止咳药中均含有右美沙芬。它是种中枢止咳药,尤其适用于干咳。在正常剂量内使用它较为安全,但重复使用时可能引起意识模糊、影响呼吸。 扑尔敏+过敏药: 嗜睡、口渴、心悸等 作为一种老牌抗过敏药,它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疹或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也常用于复方感冒药中,缓解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本品过量服用,或与含苯海拉明等成分的抗组胺药,含颠茄、阿托品等成分的抗胆碱药同服时,易诱发或加重嗜睡、口渴、多尿、心悸等症状。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 大家积极应对 未雨绸缪的心态是值得肯定的 但无论如何 我们都不能自乱阵脚乱吃药! 居家用药安全要点,快收好!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依据发热、咽干咽痛等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 大家可根据此表适当进行备药 但注意 居家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安全要点: 大家学会了吗? 在官方的科学引导下 只要我们加强自身防护 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就能真正做好 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往期推荐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新冠常见问题,答案在这里 “阳过”变“阳康”,还会“重阳”吗? 桂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医院 生命时报、南方都市报、广西疾控等 责任编辑:李丽雯 校对:陈志娟 审核:刘燕 我知道你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