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上海传染病院一老农,浑身滚烫口

时间:2023-4-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的一日,医院的医生们正在进行一天的工作。突然自门前踉跄走来一位老农,他面露痛苦,一双手血迹斑斑。

他看到眼前的医护工作者,急忙抓住对方的胳膊,奄奄一息道:

“救……救救我……”

被抓的医护工作者是一个小护士,看到老农这个样子吓了一跳。她连忙叫来其他人帮忙,将老农往急救室扶。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发现他全身滚烫,脸上泛着诡异的红。好不容易将他扶至病床上,却发现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医生们看到这个状况之后急忙展开抢救,但是最终依旧没有阻止死神的降临。

那么这位老农身上究竟有什么怪病?这种病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医院

诡异疾病

王嘉瑞便是救治这位老农的主治医生,在这位老农一进急救室他便上前治疗。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老农身上有外伤,因为没有及时处理伤口而引发的感染。

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王嘉瑞并没有发现病人身上有伤口。

病人口鼻冒出鲜血外,身上遍布紫红色丘疹,远远看去就像毛孔在渗血一般。最后,这位病人在极度的肾衰竭下救治无效身亡。

但是他发病的样子却让在场的所有医生胆战心惊,,十分惊讶。

老农去世后,王嘉瑞便询问其家属在何处。那位被老农拽住的小护士告诉他,这位医院,并无家属陪同。

随即,大家在老农随身的衣物中寻找线索,依旧没有发现能够证明他身份的东西。

因此,老农医院太平间,等待家属认领。

医院的停尸间

可是过了好几天,都没见有人来,这位老农的身份成了一个谜。这个病例也引来了院方的注意,院方领导在看过老农病历之后初步怀疑为败血症。

可是只凭急救病历和死者身体表面的瘢痕,无法准确判定其病因。想要进一步判断,还需要通过尸体解剖来证明。

再三决定后,院方决定将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判断病因。几天之后,死者的病理结果便出来了。

死者的死因并不是败血症,而是一种更为可怕的疾病。

但是这种疾病没有固定的名字,它的出现还要追溯到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士兵中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疾病。感染此疾病的病人浑身浮肿,并且伴随着难以遏制的吐血症状。

许多士兵都在频频吐血中身体器官衰竭而亡,死状十分恐怖。当时的英国士兵将领怀疑是敌军故意投毒,导致士兵们相继感染这种疾病。

可是这一结论很快被随军医生所推翻。

医生告诉英国将领,导致这些士兵死亡的原因并不是投毒,而是因为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引起的并发症。

但是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更由于战乱,没有多余人手来细究这种怪病。

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每天都有人不幸丧生,大家也就把这件事渐渐忘在脑后。

本以为这种怪病是当时的突发事件,二战时,这种病却再一次悄然出现。

二战士兵

这次,中招的是在挪威和芬兰服兵役的德国士兵。

这次这种疾病几乎让驻扎在挪威和芬兰的德国士兵全军覆没,军营里人心惶惶。当地参与反对战争组织的民众得知这种疾病后,纷纷充满了恐慌和惧怕。

为了避免不被传染,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尽量避免和人接触。夜深人静之时,总能听到得了这种病的患者扭曲的嗥叫。这声音混着风声,好似从地狱中爬上来的魔鬼,令人更加恐惧。

每天早晨,居民们都能看到医生们抬着一具具死状恐怖的尸体去掩埋。病例与日俱增,当地居民间便开始流传着一个说法:

这个病是上帝降下的天谴,是对破坏和平的战争贩子们的惩罚。

居民们纷纷祈祷,希望上苍能够保佑他们不被这样的疾病感染。可是,这种疾病并不是上天给予那些战争贩子们的惩罚。

伪满洲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寇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在入侵我国东北地区的时候,一并将这种可怕的病毒也带到了我国。

因此当地百姓们不仅要遭受战争之苦,还要饱受病毒的摧残。

因为从未见过这种病毒引发的疾病,当地的医生便将此病毒暂时命名为“松花热”。

此后的几年中,当地百姓只要听到“松花热”三个字,纷纷为之色变。没有人知道这种疾病究竟通过什么方式来的,也不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

百姓们只能在口耳相传中了解,这种病一旦感染先七窍流血,紧接着便全身出血。这种疾病就像一只潜伏在身体里的吸血怪物,不榨干人身体里的血液誓不罢休。

这种疾病一直在人群中流传,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才逐渐被人重视。

朝鲜战争时期

高丽出血热

在这场战争里,这种疾病又开始高密度集中爆发。当时的联合国军的士兵当中,有将近三千人感染了这种病毒。

其中,美国士兵因此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有大约四百人。

患者的症状无一不是口吐鲜血及全身出血。因此这种疾病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高丽出血热。

这时,这个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的疾病第一次被人真正重视起来。可是任凭医生们怎么溯源,都没有找到这种疾病的传染源。

在那个时候,这种疾病一旦被感染,留给患者的只有等待死亡这一条路。我们再回到年的上海,王嘉瑞拿着尸检报告仔细察看后陷入沉思。

这位老农生前所有症状及死后的病理化验,无一不指向这种可怕的疾病。

在这例病例之前,王嘉瑞和许多同事都只在一些医学专业资料中看到过它的介绍。

医生在治疗患者

年秋季,在大兴安岭林区及秦岭地区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爆发。这次爆发与之前每一次的爆发原因都不同——它的爆发并不是因为战争。

因为这样的不同,这次医疗工作者们决定彻查这种疾病的传染源。结合从前国外相关的论文和报告,医疗人员确定这种疾病就是出血热。

在秦岭及大兴安岭爆发了一阵子之后,这种病便被暂时控制住了。

可没想到的是,年的上海,这种疾病再次出现。

医院在得出这一结论之后,迅速将此事汇报给上级。没想到几个月后,医生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患有出血热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里都是他们极度痛苦的哀嚎。

医生们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却无法治愈他们。

当时的医疗条件

当时出血热依旧没有确定传染源,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只能看着病患们死去。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王嘉瑞深知自己不可能是万能的。

这个世界上未知的疾病就像一座座高山一般等待着人们攻克。在一种疾病无法被彻底治愈之前,这些患者的生命只能在他们的手下流逝。

王嘉瑞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极度痛苦却只能承受着。

王嘉瑞心中有个声音正在一遍遍提醒着他:“这样太被动了,总要想办法!”

这股信念随着患者的增多而逐渐强烈,王嘉瑞一头扎进论文的海洋中。他将所有有关出血热的资料和文献出来阅读,对出血热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时间很快来到年,出血热蔓延至安徽淮河一处水利工程。

这些感染的工人如同那位老农一般,高烧不退伴随着口鼻出血的症状。医院寻求治疗,医院里便挤满了感染了出血热的患者。

感染疾病的患者

医院的医生们根本没有应对这种疾病的办法,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助。在听到医院曾收治过出血热病人时,医院发出支援请求。

于是,上海这边便马上组织医疗人员去往安徽,王嘉瑞是唯一一位临床医生。就这样王嘉瑞一行人火速赶往安徽省最严重的霍邱县。

刚到霍邱县,王嘉瑞等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一股恶寒便由内而外渗出来。那间不大的病房里,挤满了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患者。

地上、墙面早已被病人们吐出的鲜血而污染,身下的床单已然看不到原本的颜色。逼仄的房间里弥漫着消毒水混合血腥气的刺鼻味道,让王嘉瑞一阵不适。

开门的声音惊动了尚存气息的患者,他们看到医生后眼里迸出希望的光。依照求生的本能,那些奄奄一息的患者伸出手来,边哀嚎着边向医生求救。

王嘉瑞环视四周,还有许多病人蜷缩在角落中,身体随着微弱的呼吸轻轻起伏。

他们还有仅存的一丝气息,却微弱的随时就要抽离。

这医院,而是一座被病毒支配的炼狱!

集中治疗的患者

救治之路

王嘉瑞一行人看着眼前的情况便立即开始准备救治。王嘉瑞不顾可能被感染的危险,将疫区所有病房都查看了一遍。

每一间病房都如同他们打开的第一间一般惨烈,他立即告诉当地医生:

“现在患者所居住的病房卫生条件太差了,这种情况下新的病患还怎么办?”

安徽本地的医生见王嘉瑞这么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来:

“调整病人的居住环境没问题,可是这病我们只知道是什么,却实在没办法治。”

王嘉瑞医院中患者们的情况,决定首先抢救已经休克的患者。但是病房之间来回很可能耽误患者病情,于是王嘉瑞便建议索性将病房打通。

所有医护人员听到这句话后,便快速转移患者。清空所有病房之后,王嘉瑞又组织人员将所有区域打扫并消毒。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王嘉瑞便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分别划分了区域。因此,所有的医护人员便针对不同区域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当时关于出血热的宣传海报

每天深夜,病房里都会收治新的确诊患者。这些新的患者当中,有一部分出血非常严重。医护人员不得不拿出容器来接,不一会儿便接满了。还有一部分患者哀嚎不止,很快便晕了过去。

王嘉瑞来往在患者之间,连水都顾不上喝。想到之前看过的美国医生所发表的专栏提到激素治疗法,便打算试一试。

虽然这种治疗手段还不知道适不适用于亚洲人体质。但为了病患能有一丝希望,王嘉瑞决定破釜沉舟。

王嘉瑞又一次翻看对于出血热病的文献记载,从中筛选了几种治疗方法。对于相对正常的患者王嘉瑞采取激素治疗法。而对于那些出血过多的患者,则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

如果针灸治疗法依旧无法改善患者的状况,最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集中治疗的区域

当时的医疗状况,血液的供需不如现在,很快血液就不够用了。为了救治这些患者,医院方面不得不联系愿意卖血的人,希望能够补充血浆。

王嘉瑞自从来到安徽,除了每天必需的几小时睡眠外,几乎没怎么休息。白天王嘉瑞便和其他医生一起抢救患者,医院。

每到夜间,医院就会来许多确诊为出血热的患者。王嘉瑞看着患者们痛苦的样子不敢掉以轻心。为了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治疗,他索性将床搬到病房,24小时观察着患者的情况。

王嘉瑞这个办法虽然辛苦,却很有效地将死亡率控制在百分之三以下。

面对这种没有找到传染源、没有发病原因溯源的疾病,这个数据无疑是一种成功。但面对这个数字,王嘉瑞却依旧不满意。从上海到安徽,出血热的病人越来越多,王嘉瑞心里始终有个疑问。

为什么会出现像出血热这样的疾病?

这类疾病的病毒渲染图

当这种疾病暴发的时候,难道人类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吗?可是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之下,王嘉瑞的疑问并不能得到解答。

就这样,时间很快就到了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专门研究流行病的研究员来到安徽霍邱县。这时在安徽感染出血热的患者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了。

许多到疾病暴发地进行田地改造工作的军人有不少也患上了这种病。研究员来到患者们生活、工作的地方,准备开始研究这种疾病的来源。

这位研究员所在的部门,曾在战乱年代执行过反细菌战任务。他们专门研究如何能够快速且科学的阻断传染病的蔓延。

此时我国的医学学者们,对出血热这一疾病持有不同的观点。

当初的生活环境

并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无法成功分离病毒细胞,所以便无法确定宿主。研究员在患者所居住的窝棚里,发现大部分患者都选择在地上打地铺。这些地铺是用稻草,而在这些稻草四周,布满了类似鼠科类动物留下的脚印。

研究员看到这些脚印之后,便询问一起来到现场的军人:

“这里的老鼠很多吗?”

这位军人听到这个疑问,随口而答:

“这里靠近农场和农田,有老鼠是很正常的事情。”

医生们坐在一起开会

确定传染源

研究员在得到这样的回答之后,心便沉了下来。在国外所有有关出血热的记载和文献当中,提到过该疾病与老鼠有关系。

放眼整个疾病暴发地点,驻扎大约四十个连队,其中已经有超过八十个人感染。但是老鼠的种类有不少,究竟是哪一种老鼠是这种疾病的宿主,还需要大量的试验才能知道。

研究员在当地开始调查,并在村民的帮助下抓到了一些样本。

当地农田里经常出现一种名为“黑线姬鼠”的鼠类。

此种鼠类身形细小,经常在栖息在农田、谷地以及居民的柴草垛里。

因为黑线姬鼠的生物习性和身形细小的特点,天冷时还会潜入居民家里取暖。

黑线姬鼠

黑线姬鼠喜欢昼伏夜出,并且繁殖能力很强,如果它真的是宿主便需要尽快进行捕杀。

研究员根据黑线姬鼠的习性,决定在傍晚时放置捕鼠装置,再于次日清晨收回。大家在田埂间布置了一百多个捕鼠装置,这也是为了避免漏掉能携带病毒的宿主。

可是事与愿违,大家准备了整整两个月,灭鼠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而此时远在病毒抗争一线的王嘉瑞,去往出血热蔓延的各地,不断提升方法。

就在年6月,一切发生了转机。

医院专家杭长寿加入研究出血热的队伍。并且在不久以后,杭长寿所在的实验室得到了一个消息:

美国和韩国的医学专家合作,成功地分离了出血热病毒。但是这项研究直到两年后,才被正式的发表在各大刊物上。

研究此类病毒的实验室在黑线姬鼠肺部成功找到这种病毒,并将其成功地分离了出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这种病毒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汉坦病毒。

医院医生王嘉瑞

年,杭长寿接到上级安排的任务,来到河南及山西的疫区。

通过排查法,杭长寿推测这些地方的传染源是由一种名为“褐家鼠”的鼠类传播的。此后,杭长寿又赶往江苏等地,从在丹阳抓到的黑线姬鼠体内成功分离了新的病毒。

这种病毒最后被世界卫生组织收录,也在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也有了分离出血热病毒的技术。

在这之后,杭长寿继续辗转多地,并在河南和陕西的疫区收集了样本。杭长寿在这些样本中成功分离出了名为“R22”的病毒株,并被世卫组织收录。

因为这两种病毒的出现,证实了中国蔓延的出血热有家鼠和野鼠两种传染源。

并在不断地研究中,找到了出血热在国内蔓延的底层原因。

汉坦病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农村居民有在家中存储粮食的习惯。正因为这样的习惯,才会导致鼠类的泛滥,从而引发出血热的传播。

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灭鼠的活动。在群众持续不懈的灭鼠之下,出血热的感染力急速下降。

与此同时,一位特殊的客人正不远万里赶来。她就是写出《第四级病毒》的作者之一,苏珊。

苏珊此行的目的其一是研究出血热的高峰期为何在春秋两季;另一个目的则是想了解我国是如何防治这类传染病的。

苏珊首先来到浙江省天台县,碰上了前来支援的王嘉瑞。

王嘉瑞向苏珊介绍如何根据患者情况而分类分区治疗时,她由衷地称赞这个办法。

接着,苏珊惊讶地看到病危的病人在接受针对性治疗之后转危为安的场景,不由得对我国医疗钦佩起来。

书籍《第四级病毒》

苏珊这次来华,还带来了国际上不少关于出血热研究的珍贵资料。这些研究成果中发现,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不仅仅是鼠类。食虫类生物、中体型生物也会有成为宿主的可能。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传播途径和致病病毒,那么研制疫苗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年时,研制出三种不同的疫苗开始在小范围内投入使用。五年之后,这三类疫苗才正式在全国大规模接种。两年后,杭长寿医生又带来一个好消息。

他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灭活疫苗,批准后进入接种项目。自此,我国结束了必须打三针疫苗才能预防出血热这种疾病的时代。

随着疫苗接种量和技术的纯熟,这个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发病率迅速减少。

直至如今,这种疾病已医院的救治名单上了。

杭长寿医生

虽然这种可怕的病毒如今很少出现传播,但是世界继续遭受着其他病毒的侵害。

一个又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疾病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如杭长寿、王嘉瑞等为了生命健康而奋斗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是值得敬佩的。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如今面临的疾病困局也会如同出血热一样,退出历史的舞台。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非常感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