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安排依据 1.1供给适量优质蛋白质 这是饮食治疗的关键。因为老年慢性肾衰患者不能把氮代谢产物正常排出体外,因此,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其摄入量一般根据肾功衰竭程度来确定,如尿毒氮11~25mmol/L或肌酐~μmol/L时每日供蛋白质25~35g,尿素氮大于32mmol/L或肌酐μmol/L时每日供蛋白质20~25g,每日供给量不低于0.5g/kg,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同时补尿蛋白失量。 但此类患者如长期给予低蛋白饮食易发生营养不良,自身蛋白质消耗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使病情恶化,故在限量的蛋白质总量内需尽量选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高效价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以达到在不增加肾脏负荷的情况下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豆类食品含蛋白质高而含必需氨基酸很少,故应少用或免用。 1.2供给充足的热量 因热量不足将动用机体自身的蛋白质,使肌酐、尿素氮升高,加重病情,故补足热量极为重要。热量的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考虑到老年患者对糖的耐受力差,食糖易引起胃肠道不舒服、返酸、胀气,还能发生糖代谢障碍,故主食宜选择含蛋白质低含淀粉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如马铃薯、红薯、藕、芋头、南瓜等,避免食用大量含糖高的食品如葡萄糖、白糖等,大米、面粉中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亦应限量。热量不足,可给适量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菜油等补充。 1.3限制水盐 早期尿多并无高血压和水肿者可不限制水盐,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代谢产物排出。当发生高血压伴水肿、少尿时,应严格限制水盐摄入量,盐限制在1~2g/d,甚至予无盐饮食,禁食腌制品如咸菜、咸蛋、榨菜等,水肿消退后可逐渐增加食盐量,但不宜超过1~2g/d。水入量限制为前一日排出量加mL。 1.4电解质的供给 应根据患者体内电解质水平调节。①高血钾或低血钾可影响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发生心律紊乱等。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由于长期进食少、呕吐、使用排钾利尿剂,故常出现低血钾,对此,应给予含钾高的食物如红枣、鲜蘑菇、卷心菜、柠檬、桔子、香蕉等,而高血钾或尿量每日少于mL时,则应限食这类食物。②许多实验证明:低磷饮食可阻止慢性肾衰的进展,故磷的摄入量应限制在~mg/d。老年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磷常在体内积聚,对高血磷低血钙患者,应忌食牡蛎、小虾、动物内脏、脑、花生米、葵花子等含磷高的食物。 1.5供给丰富的维生素 因为维生素B族可促进消化道内必需氨基酸的吸收,故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鼓励患者多吃青菜、水果等含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2.饮食护理 2.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降低、病程长、预后较差、同时担心治疗费用高,怕拖累儿女,且对疾病的不了解,容易产生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进而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抵触情绪、不与医护人员配合,久之会加重病情。还有些家属不顾病情,不听医生的安排,盲目给患者进食严重影响病情的食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使病情恶化。因此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来讲凸显其重要性,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科学的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树立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有利于饮食治疗发挥疗效。 2.2膳食的制作方法与服用 根据老年患者的肠胃功能较低,牙齿减少,咀嚼功能较差的特点,日常多为半流质饮食,因此,食品的制作特点多做成汤、粥、羹之类;制作方法多采用煮、炖、熬的烹饪方式,而不宜采用煎炸等法。因老年患者肠胃吸收功能减弱,因此一次不宜食用过多的食物,而建议少食多餐的服法,可进食4~5次/d。 2.3加强饮食的观察、记录 老年慢性肾衰患者饮食处理不当,与疾病关系密切,因此,要注意观察、记录饮食情况,鼓励其按规定饮食,对病情重者要协助进食,必要时喂食或鼻饲饮食,餐后给少量开水或做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对没有完成饮食要求者,要查找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解决,以尽可能保证饮食治疗的落实。 杨护士长表示,对待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同时、实行饮食护理方法,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了患者病情,同时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