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坐在病床上的男子叫刘卫 是利川市柏杨坝镇齐跃村支部书记 年仅41岁的他被诊断为双肾衰竭晚期 ▼ 村民杜五生看望刘卫 目前,唯一的治愈办法是做肾脏移植,然而,60万的巨额医疗费是当前最大的困难。但病床上的刘卫,心里惦记的并非自己的病情,而是—— “现在是精准扶贫攻坚期,村里本来就忙,我每两天就要进城做一次透析,每次要做三四个小时,好多事情都耽搁了。” 6月4日,医院做血液透析,心却在村里。 “这个纠纷我下周一调解,你莫着急。”挂掉村民曾祥武的电话,刘卫转过头对我们笑了笑。 要不是躺在病床上,很难想象这个个子不高却孔武有力的汉子被诊断为双肾衰竭晚期。 谈病情,刘卫很坦然 “去年8月就感觉到有点累,走路有时候喘不过气来,当时以为就是累了,又没有哪里痛,以为休息下就可以了。”谈到自己的病情,刘卫很坦然。 “上坡走不动了,才晓得自己身体真的出了问题。”即便出现恶心干呕、走路喘息、面部浮肿等症状,即便真的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刘卫却总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脱不开身。 刘卫是在年腊月22下午入院检查的。早在两天前,他就感觉到了身体严重不适:腊月20晚,村里两弟兄打架,他处理纠纷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家。当晚躺在床上,感觉呼吸都困难。“那晚我抱着妻子哭,人不行了,奄奄一息……”刘卫回忆当晚的场景眼眶微润。 第二天一早,其弟就医院检查,但是刘卫坚持做完工作,直到腊月22下午两点才入院检查。当时他的血压已经达到,检查完,医生第一句话就是: 你这么高的血压,如果再不来就医,你人都不在了! “现在每两天一次透析,早上6点到中午11点,唯一的希望是做肾脏移植,正在排队等待肾源。”刘卫没有丝毫沮丧。 病床上,刘卫依然心系工作 齐跃村有33户贫困户,已脱贫17户,危房改造12户,在‘尖刀班’第一阶段短板摸排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吃水问题。 “我最担心村里的农家乐,不把吃水问题解决好,会有很多隐患。” 病床上的刘卫转过头对我们说。 齐跃村位于柏杨坝镇西北部,和重庆市云阳龙缸接壤。由于地下水资源的严重匮乏,祖辈靠天吃水,饮水问题一直是该村的老大难。刘卫担任村支书后,修建了大量蓄水池,很大程度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但是村里的农家乐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都较高,蓄水池根本无法满足,这成了刘卫心中的“疙瘩”。 村民在蓄水池边打水 当天,做完透析,刘卫马上赶回村里,吃完饭,又去协调项目、忙别人的家长里短去了。 “刘书记,我们这个地怎么划分的你是有哈数的,你说句公道话。”五组村民但玉贵、但玉平、但华青三兄弟发生了土地纠纷。刘卫把三兄弟召集在一起,对土地情况作了梳理,给三兄弟做了思想工作,最终将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我们不要再争土地了,听刘书记的,和为贵,一家人和气生财。”老大但玉贵说。 工作之余,刘卫还惦记着村里的几个特殊贫困户。72岁老汉周天稳独居,大儿子“倒插门”在外村,很少回家,小儿子在海南务工,几年未归。他生活十分拮据。去年,镇上给每个村发放了几台电视,刘卫第一时间想到了周天稳。他将电视机送到老人家中,又去镇广播站学习安装无线“天锅”信号接收器,便于直接给老人和其他贫困户安装。 村民说起刘卫痛心疾首 老天不长眼啊!这么好一个人,怎么得了这个病? 刘书记为我们村付出太多太多,路修到了家门口,修了蓄水池,不然现在还在吃天楼上的水…… 要是刘书记没病的话,已经用水泵把水直接接到家里了…… 好人呐!有时候有点事找他,他自己开车到街上帮我办…… 村里大到修路架桥,小到耕种养殖,刘卫事无巨细操劳—— 老百姓信任我,我就要把事情做好。病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早点把没做完的事做完。希望病早点好,把村里的计划落实到位,践行我当初的承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希望党员干部 在时刻心怀困难群众的同时 也要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 愿刘卫能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来源:恩施发布 编辑|瞿双审核|吴向海审签|傅小棠 业务合作:吴 往期回顾 这群利川人出国干了些啥?还专门跑到万州去坐飞机! 网传“空腹吃荔枝致孩子死亡”是真的吗?权威解读来了! 震撼!万名客人涌进龙船调的家,听歌、吃饭、还…… 厉害啦!利川又凭本事拿到一项荣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