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它主要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的临床表现,起病的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延缓进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呢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前天有位朋友来问我,在中医上有没有好的办法治疗肾炎,见面后,我看他面色萎黄,而且浮肿、少气无力、舌淡苔白、有齿痕、脉象细弱。他并且告诉我,他比较容易感冒、腰肌酸痛,这个是典型的肺肾气虚、水湿内聚所导致的慢性肾炎的症状。 慢性肾炎在中医上属于水肿、腰痛、虚劳的范畴,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内伤脾肾所致。慢性肾炎起初多为虚实夹杂,可见肺肾气虚,随着发展日久伤阴,转化为气阴两虚,气阴两虚转化为肝肾阴虚或者是脾肾阳虚。因此按照脏腑虚损的基本情况,又可以分为肺肾气虚、肝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种类型。 如果是肺肾气虚,则益气固表、利水活血; 如果是肝肾阴虚,则补益肝肾、潜阳活血; 如果是气阴两虚,则益气养阴、清热活血。 因此由于症状的不同,给出的调理方案也不尽相同。 当我前天看到我那个朋友的时候,判断他为肺肾气虚之后,根据辩证后的症状给他说了一个方法,黄芪赤红汤,主要有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泽泻、益母草、泽兰、赤芍、僵蚕、蝉蜕。 将以上的材料去杂、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每日一剂。其中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 茯苓、泽泻,利水消肿; 益母草、赤芍、泽兰,利水活血; 僵蚕、蝉蜕祛风、消除尿蛋白; 如果是尿血重的,可以加上丹皮、白茅根、小蓟; 如果是水肿厉害,加车前子、冬瓜皮。 另外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要低蛋白、低磷饮食,补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禁止吃油炸、煎熏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有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方式和方法都是需要根据个人辩证后灵活运用的。欢迎在夏平评论留言!我会给出大家专业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