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皓在做透析治疗。 有许多小虫子在身体里爬 年7月4日,医院血透中心。 躺在病床上的唐子皓一边透析,一边盯着手中的平板电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一款名叫《守望先锋》的游戏视频。红蓝两色的导管将唐子皓与透析机相连,机器转动,殷红的血液在管中循环流转…… 这个夏天,唐子皓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玩一局游戏《守望先锋》,一个是吃一次冷饮。可这两个愿望他都无法实现。 唐子皓的身边躺着几位同样在做透析治疗的小病友。他们熬过4个小时透析时间的方式都是“玩手机和望着天花板发呆”。 在这4个小时里,除了时常伴有头疼和呕吐感外,“感觉有许多小虫子在身体里爬”是这些孩子每时每刻都要忍受的折磨。 相比于其他孩子,在血透中心的医生护士们眼中,唐子皓比较特别,“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来透析”。 唐子皓一周需要透析3次,此外每周还需要做一次血滤灌流,每次唐子皓都是独自一人前来。医院附近的“座上客”打工,每个月有元的工资,隔一天上一天班,不上医院门口摆地摊卖玩具。 为了方便给儿子做透析,刘须红“咬着牙”医院附近的上海路租了一间不足15平的单间,月租金元。因为房间下方是饭店厨房的排气口,所以比旁边的单间便宜了元,代价就是“平时不开窗”。 唐子皓是江苏泗阳人,据他的母亲刘须红介绍,唐子皓从1岁开始身体就一直不好,总是生病,2岁半的时候,查出肾不好,小便有蛋白。之后,刘须红断断续续带着医院做检查。7岁那年,唐子皓的病情恶化成慢性肾衰竭,并且发现有癫痫。此后,医院治疗了5年,一天做5次腹透。年,唐子皓腹透感染,几经辗转,来到医院,开始血透治疗。 医院的血液透析室。 偷喝马桶里的水 中午12:30,从透析机上下来后的唐子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称体重。厘米、25公斤,这是14岁的唐子皓的身高体重数值。而在相关部门发布的《中国青少年身高体重对照表》中,14岁男孩身高体重标准为厘米、50.77公斤。 据病房里的值班医生介绍,这些肾衰儿童在透析前和透析后都需要称量体重,下一次来透析也需要称重,“几次之后得出一个数值,目的就是控制体重”。按唐子皓的体重标准,两次透析之间增重不能超过1.3公斤。 下机后的唐子皓显得精神了许多,他又和凤凰江苏聊起了游戏《守望先锋》。 唐子皓:《守望先锋》我这平板能玩吗? 凤凰江苏:不能。 唐子皓:那《守望先锋》我不花钱能玩吗? 凤凰江苏:也不能。 唐子皓:哦……我家的钱都要留着给我治病,我妈妈是不会同意给我买的。 得到两次否定的答案后,唐子皓很失落,一个人趴在桌上又看起了游戏视频,一言不发。一旁的刘须红正在为他调配午饭,她要把饭菜里的香菜全部剔除出来。 刘须红告诉凤凰江苏,每次血透后都是唐子皓胃口相对较好的时候。吃饭前,唐子皓会服用一些钙片来帮助控制体内含磷量。因为不能放盐、油、糖,对这些慢性肾衰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饭菜“味同嚼蜡”。 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就是不能喝水。因为肾脏丧失了排尿功能,于是水就成了他们最危险的敌人。 “1天最多20毫升。”这些孩子家长脑中时刻紧绷着一根弦,“必须控制喝水!” 一些渴极了的孩子常常背着家长偷水喝。“有个孩子竟然偷喝马桶里的水!”这个时常被家长们念叨为“反面典型”的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 在医院这间不大的血透室里,饱受这种煎熬的还有12岁的倪陈成、13岁的宫培值、15岁的王富瑞…… 12岁的倪陈成体重仅有17.8公斤。 永远堵不完的窟窿 血透病房外,陈红梅无助地抽泣着。医院好几个月的医药费,但她兜里依然没钱。此刻,他的儿子倪陈成正在称体重,为透析治疗做准备。 12岁的倪陈成体重17.8公斤,身高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幼童。“先天发育异常,智力、骨骼晚于常人。”这是医生对倪陈成身体发育状况的表述。 倪陈成9岁时双肾就完全衰竭了,濒于“四肢无力,脸部浮肿严重,眼睛无法睁开”的地步。被送至医院急救时,赵非主任告诉陈红梅:“你儿子若再晚五六天送来,肯定没命了。” 此后,透析机日复一日地转动,延续着倪陈成的生命,同时也送来了连绵不绝的账单。 倪陈成平均每周血透三次,一次元,若做滤灌治疗,费用会更高一些,加上检查等费用,平均1个月需要花费一万多元。此前,倪陈成的抢救治疗历时1个多月,已经花了近5万元。 倪陈成原本没办医保。到了年6月,陈红梅才在社区办理好“新农合”,在此之前,陈红梅一家只能选择“赤膊上阵”。 “平均1年要花10万”,高昂的医疗费支出迅速耗尽了陈红梅一家的积蓄,连倪陈成体弱多病的爷爷也被动员在外打小工挣钱。在陈红梅看来,“姗姗来迟”的医保并不能解决她的燃眉之急。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江苏省内13个省辖市与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已实现联网并投入使用,南京首批纳入异地医保结算的9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并不在名单里。 另据报道,江苏全省异地就医结算针对的是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而“新农合”的参保者尚未被纳入。 陈红梅依然只能采用“先垫付后报销”的方式,“每次回老家报销,要等三四个月才能拿到钱”。时常遇到资金回转不灵的窘境,让陈红梅觉得自己总是在“堵永远堵不完的窟窿”。 王富瑞还在透析,妈妈薛文静关切地询问他的情况。 宁愿孩子死在手术台上 除了肾衰竭,今年15岁的王富瑞肝脏也出现了大问题。 他被确诊为高草酸尿症,即肝脏缺乏过氧化丙氨酸-乙醛酸盐氨基转移酶(Ⅰ型)。医院王学浩主任给予他的治疗建议是,肝肾移植手术同时进行。 王富瑞的母亲薛文静发布了这样一则求助信息: (1)不担忧费用,只求技术优越、能够掌刀的主治医生(全国范围内),能到南京进行治疗最好。 (2)能够提供手术成功案例、次数等具体信息,可以进行肝医院、医师。 (3)国外相关药物治疗尚未试验成功,国内若能提供手术,愿意为此一搏。 薛文静“愿意为此一搏”,因为,“宁愿孩子死在手术台上,也好过在透析室里这样等死”。 据薛文静介绍,王富瑞4岁多曾出现血尿,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为“疑似双肾结石”,后转去医院就诊,但未确诊,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是:辅助服用预防结石药,补充橙汁(维C)。 年8月下旬,王富瑞出现感冒、腹泻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后又转医院,住院观察十几天。12月再转至医院后,查出肌酐异常,已达多(常人为多),抢救20多天,基本确诊为肾衰竭。于是,王富瑞再次被转回医院,在ICU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手术。 年11月,经病友推荐,薛文静带着王富瑞到医院治疗,确诊为高草酸尿症。此后,王富瑞在医院进行血透治疗,每周透析4次,此外每月还需输血1次。 由于血色素较低、严重贫血、骨质疏松严重,王富瑞出现上下牙咬合松动,还伴有胸闷、心脏不适等症状,王富瑞基本只能依靠轮椅行动。 “我们把孩子的墓地都买好了,但我们是不会放弃任何希望的!”目前,王富瑞仍在排队等待肝肾源。 下午1时左右,宫培值开始透析,邱蔚拿出十字绣打发时间。针线的交织能使她放松焦虑的心情,暂且转移注意力。 最大问题就是只有这一个孩子 这段时间,最令宫培值妈妈邱蔚感到欣慰的事就是宫培值长高了,13岁的宫培值长高至厘米。在邱蔚看来,这都是自己悉心调养的结果。 “这病治不好,只有换肾这一条路”,这是慢性肾衰患儿家长们的“共识”。“换肾的话,就可以和正常小孩一样,甚至以后连小孩都可以生”,则是家长们憧憬的另一个“蓝图”。 一年多前,邱蔚认识的3位小病友分别在医院医院做了肾移植手术,目前状态良好。在邱蔚看来,“这三个孩子给了我们百分之百的希望”。 儿童肾源供体很少,得到年龄相近、身形相似的肾源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这样,匹配成人肾脏就成了“明智选择”,但前提是需要移植的孩子身高体重要达到和成人供体相似的标准,“1米5左右大概就可以换成年人的肾”,于是,“希望孩子快快长高长大”成了所有患儿家长们共同的心愿,孩子长高1厘米,就意味着离希望又进了一步。 除了“长高”,家长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还有一个数词——50万。 医生建议进行肾移植手术前,家长们首先需要预备下50万元,其中包括20万左右的手术费,后期排异药物则需要30万。前期,这些孩子需要先排队等肾源。在等待的过程中,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一次检查费用大约1万元左右,直到等到肾源。 宫培值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来南京治疗属于跨省医疗。原本安徽省医保的报销比例是70%,但是跨省医保报销则需要扣掉10%,也就是变成60%。宫培值家因为是低保家庭,可以参加二次报销,每年额度是2.5万。这些报销扣除之后,每月的纯开销(含来回路费)是多元。 宫培值医保的报销周期是一个月。续不上的时候,除了找亲朋好友借,有时候邱蔚还会利用信用卡透支来解“燃眉之急”。 宫培值每周至少需要透析三次,持续的透析投入就像是“无底洞”,让宫培值一家很难积蓄资金。而这些慢性肾衰患儿家庭还有一个普遍的经济状况就是“债台高筑”。邱蔚告诉凤凰江苏,自己家已经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都不知道哪天能还上”。 对宫培值一家来说,肾移植就是希望,但准备好50万,又是那么遥遥无期。 “鸡腿妈妈事件”让这些慢性肾衰患儿家庭似乎看到了另一种“希望”。 这段时间,宫培值一家几乎跑遍了宁皖两地的红十字会和各种慈善团体,打了很多申请,甚至包括引起媒体的白癜风专家在线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