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血,曾听朋友跟我吐槽过: 我每天三颗枣,体检为啥还贫血? 医院看过么? 没。 医院看看啊? 都说贫血食补就可以啊,多吃红枣、猪肝啥的。 …… 吃红枣、补好营养就不会贫血?简直太天真了…… 由于人们对贫血的误解太深,所以,今天,作为科普小达人的我,就给跟大家把这事儿唠明白。 啥是贫血? 从字面上看,贫血就是血液贫乏、不足,但实际上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当负责运输氧气的红细胞数量少了,身体组织器官就会缺氧,时日渐久,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甚至是一些器官病变。 那如何发现贫血呢? 去医院查个血常规即可,当检查报告显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比容的指标下降,就表示你已经贫血了。 我国贫血诊断标准: 男性血红蛋白g/L,女性血红蛋白g/L。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略高于我国: 年龄≥15岁,男性血红蛋白g/L,女性血红蛋白g/L。 标准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具体贫血情况,还要因人而异,因为血红蛋白值在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高度、生理状态,也会有一些差异。 比如,婴儿、儿童、孕妇或血液稀释时,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而久居高原地区的居民或因脱水而血液浓缩时,血红蛋白浓度较高。 贫血是病吗? 贫血不是病,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可以由很多种情况或疾病所致。 反之,持续性的贫血,却可以诱发很多疾病。比如: 轻度贫血时(低于正常值,高于90g/L) 身体就可能会有一些类似于亚健康的不舒适,比如脸色苍白、胃口差等;中度贫血时(低于90g/L,高于60g/L) 可能累及身体器官,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疲乏、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心慌、持续性低烧等相应症状; 重度贫血时(低于60g/L) 身体器官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就可能出现器官损伤,如心功能衰竭、肾衰竭等。 当贫血发生在特殊人群身上,损伤可能会更大: 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贫血对智力的损害尤其严重。 患有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身体原本已缺氧,贫血让病情“雪上加霜”。 孕期贫血,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等疾病的风险。 贫血咋办? 一说到贫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多吃补血的食物,比如红枣、红糖、红豆、桂圆、阿胶…… 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不是所有的贫血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解决。 贫血也分为很多类型: 缺铁性贫血——缺铁; 巨幼细胞性贫血——缺少叶酸、维生素B12;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缩短; 地中海贫血——遗传缺陷; 所以,需要根据类型不同对症下药,而大家常说的食物补血,一般是针对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但很多人其实都吃错了,因为吃啥不重要,补铁才是关键所在。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其中,血红素铁比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要高很多,所以更推荐吃含血红素铁的食物补铁。 血红素铁的食物有:动物血、动物内脏、肉类等,比较推荐鸭血、鸭肝、猪肝等,性价比高。 非血红素铁:菠菜、红枣、红豆、花生、木耳等。 但中度以上贫血的患者,普通食物补铁是完全满足不了需求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开具口服或者注射的铁剂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见效更快。 此外,还可以多吃维生素C多的蔬菜水果,比如西兰花、西红柿、橙子、橘子等,有助于铁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