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每逢佳节胖三斤” 大家假期吃得嗨吗? 有小长假就免不了有吃饭聚餐 家人朋友一起聚会 这才过得像个假期嘛... 然而就在前几天 江西南昌一个7岁的小女孩 因为“吃”这件事 差点让自己惹上了大麻烦 ↓↓↓ 奶奶一句话,孙女险丧命 10月2日早上9点左右,南昌女孩小琴的奶奶买了一条鱼,准备回家做给家人吃。在准备大餐的时候,她跟身旁的孙女小琴开玩笑说:“鱼胆是可以吃的”。听信奶奶的玩笑话后,没想到小琴趁奶奶不注意时直接把鱼胆给吞下了。 没过一会儿,小琴便出现了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腹泻、腹痛、呕吐...这可把家人们给吓坏了,马医院抢救。 经过医生的检查,小琴的肝功能异常升高,医院PICU病房进行紧急治疗。 小琴最终被确诊为:鱼胆中毒、肝衰竭、多脏器功能损害。这一结果让小琴奶奶后悔不已,没想到一句玩笑,让孙女遭受这么大的伤害。 “我就是和我那孙女开玩笑说这个可以吃的,哪知道孩子信了,就马上吃了,结果中毒了,我真是后悔呀!” 鱼胆,比砒霜还毒 对于小琴这一次误食意外,接诊医生表示:民间传言认为鱼胆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故有“生吞鱼胆可治疗眼疾及支气管炎”的说法。 其实生鱼胆并没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 我们平时吃的大多数淡水鱼的鱼胆都是有毒的,如青鱼、草鱼、鳙鱼、鲳鱼、包头鱼、鲫鱼等。 鱼胆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氢氰酸、胆盐和组胺等)具有细胞毒性,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以肝、肾为“重灾区”。 氢氰酸,通常只需2.5克,就能让一个成人中毒甚至死亡。而且鱼越大,吞服的胆汁越多,中毒越严重。 一般来说,一条1-2公斤的鱼,胆汁就够2.5克了。 而且这些毒性物质特别耐高温、还不怕酒精泡。因此,无论是生吞、熟食还是冲酒喝,都能造成中毒。轻则会恶心、呕吐、拉肚子,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肝损害、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千万别盲目听信偏方,“以身试胆”! 除了生吞鱼胆以外,下面这些偏方,也别信! 这些偏方,不可信! 对于医生来说,他们见到过太多因为不靠谱的偏方而受到伤害的患者。今天给大家列出了许多最为熟悉的骗人“偏方”,大家要注意啦! 流鼻血时仰头举手 危险系数:★★☆☆☆ 或许小时候长辈就教过你,流鼻血时,把头往后仰,举起手来,哪个鼻孔出血就举哪一边的手(亦有说举另一侧手)。二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刘红兵提醒,孩子流鼻血时,千万别让他仰头! 实际在这个姿势下,不仅没有止血,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刺激胃肠黏膜。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导致危险!至于抬手,手臂与鼻子不是在一条血管上,这样做只是多此一举。 正确做法:当孩子流鼻血时,应该让他坐下,头略向前倾,然后用冷毛巾敷在头部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止血,或者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然后捏紧患侧鼻翼。 痔疮膏治黑眼圈 危险系数:★★☆☆☆ 这也是流传已久的美容小偏方了,二附院医学美容科主任医师易阳艳介绍,眼部皮肤特别敏感,若把痔疮膏当眼霜用,会长期刺激眼部附近的黏膜,易引发接触性皮炎或脂肪球堆积。 此外,还可能导致色素沉着,局部沉积,加重黑眼圈,而且其气味刺激,易导致结膜炎等眼部疾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推荐做法:可以用热鸡蛋去壳后用保鲜膜包好,按摩眼睛周围的皮肤。另外,去黑眼圈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保证足够睡眠。 母乳涂脸治湿疹 危险系数:★★☆☆☆ 湿疹真称得上是小婴儿的“流行病”了,也因此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偏方。有人说,挤两滴母乳涂到宝宝脸上就好了,老家都是这么做的。 新生儿皮肤娇嫩,血管丰富,抵抗能力也较成年人弱,母乳涂在皮肤上,容易造成汗腺口、毛孔的堵塞,使汗液、皮脂分泌排泄受阻而形成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还容易滋生细菌。 推荐做法:靠谱偏方几乎没有,倒是生活习惯要多多注意:太阳少晒,衣服少穿,如果有湿疹污垢堆积在头皮上,可以用麻油,橄榄油来剥脱。 鱼刺卡喉喝醋吞饭 危险系数:★★★★☆ 被鱼刺卡住,很多人听来的方法就是喝醋,想着把鱼刺泡软了;或者吞饭团,把鱼刺咽下去。殊不知,这两种方法不仅不管用,还很危险。 刘红兵表示,鱼刺本来卡在喉咙部位可以轻易取出,吞食了饭团或馒头后,可能会导致其陷到肉里,刺伤喉咙,这时取刺将更加困难。更危险的是有些鱼刺会被带入食道,而食道紧贴着大动脉和气管,如果鱼刺扎破食道,扎入大动脉引起大出血或扎破气管引起感染,都可能危及当事人的性命。 正确做法:发现刺卡了,赶紧用力咳嗽,如不见效再用手指刺激舌根部,通过呕吐把鱼刺冲出来。如果鱼刺卡得深的话,医院,切勿盲目乱取。 身体有什么异样,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偏方,也不要盲目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家,家人也要多多留心他们。别让他们被一些所谓的偏方误导! 综合:南昌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粉丝专享书店开业啦 正版医学书籍,直接与出版社对接,精选优质畅销医学专业书籍 没有中间商,价格最优惠 长按识别下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