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则表明肾脏排毒能力下降,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但有时候单看肌酐也不一定准,用肌酐来了解肾病只适用于肾病中后期,却不能检验肾病早期的情况。 因此,判断肾病是轻是重,可以看肌酐值,但不能只看肌酐指标,与这三个指标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尿蛋白 尿蛋白水平越高对肾小球的影响越大,肾脏纤维化、硬化进程速度越快,肾衰竭风险越高。要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延缓肾衰竭的速度,必须将尿蛋白水平维持在1g以下,个别肾病要维持在0.5g以下。 尿蛋白处于较低水平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肾功能进展速度越慢,甚至停止恶化,病情预后也不会太差。 保持尿蛋白处于较低水平,关键有两方面,一是炎症控制情况,二是病情的稳定性,是否出现反复。 二、血压 血压越高会造成肾小球内动脉高压的发生,血压越高对肾功能的破坏力越强,加速肾衰竭的发生。 因此血压越高病情也就越严重。 一般血压控制在/80以下,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小,预后也相对较好。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一般坚持服用降压药问题不会太大,对于肾病后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除了服用降压药,还需要配合低盐低脂饮食,同时注意监测心血管系统疾病,更有助于血压的长期稳定。 三、肾小球滤过率 目前肌酐还牢牢把控着肾功能化验单的老大之位,但它已经暴露了不少缺陷: 提示异常的时间偏晚,可能耽误治疗时机;各人基础肌酐值不同,不能统一标准;容易受到干扰而忽高忽低;不能判断尿毒症的严重程度等等。 所以单纯用肌酐来评价肾功能,经常不准确,评价肾功能最准确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 如果你有降蛋白、降肌酐等肾病方面的问题,可以扫码,帮助您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