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9113721.html 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世界肾脏日(WorldKidneyDay)是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的,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今年的主题是“与肾病相伴,过健康人生”(LivingWellwithKidneyDisease)。 肾脏就像是24小时工作的“清洗工厂”,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主要功能是排泄和内分泌,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代谢终末产物、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也可以生成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调节血压,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参与骨代谢等。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的统称,肾损害≥3个月,有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可诊断慢性肾脏病。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多达多万人。 肾病是沉默的杀手 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往往被忽略。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等。看似健康却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却是正常人的十倍以上。 肾衰病人最易被误诊、漏诊。患者食欲不好时看消化科,贫血时去血液科,头痛时去神经科,视力下降时去眼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问题。等到肾内科就诊时,肾脏剩余的功能已不到正常人的10%,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其实,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常有一些信号,只是患者没有在意而已。 哪些信号提示有肾脏疾病? 1.水肿 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部水肿。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 2.高血压 对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若血压升高,应高度怀疑是否为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3.少尿或无尿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ml,少于ml为少尿,少于ml为无尿。 4.多尿及夜尿 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ml。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ml称为多尿。 5.尿频、尿急、尿痛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6.尿液颜色改变 尿液颜色突然变深、变红,呈现洗肉水样、浓茶样改变,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呼吸道或肠道发生感染后出现小便颜色变红,可能是肾病的表现。 7.尿中泡沫增多 可能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时的表现,此时应查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 8.腰痛 肾区酸痛不适、隐隐作痛、持续性钝痛或肾区绞痛,均应引起重视。 9.其他 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相关检查。 慢性肾脏病如何预防? 1.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适度多饮水,保证营养均衡; 2.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提倡有氧运动,避免过度肥胖; 3.避免滥用药物:该吃的药一个也不能少,不该吃的“补药”一样也不要碰; 4.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 5.定期体检:提高肾病防控意识,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 一旦确诊肾病,也请患者不要恐慌,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控制饮食,按时用药,定期复查,肾病并不一定意味着要透析,透析治疗仅仅是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手段。 部分图/来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刘翠萍、副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老年肾病学组委员 肾内科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临床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管理,擅长制定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可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手术。参编书籍两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医院“”人才资助。 |